[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火电厂污水处理末端的阶梯式生态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0852.8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张会粉;何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0;C02F3/3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火电厂 污水处理 末端 阶梯 生态 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一种用于火电厂污水处理末端的阶梯式生态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自上而下按照阶梯状布置的第一级复合人工湿地床、第二级复合人工湿地床和第三级复合人工湿地床;在第一级复合人工湿地床的同一水平面的前端设置有水量调节池,第二级复合人工湿地床和第三级复合人工湿地床之间设置有集水池,每个复合人工湿地床内均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穿孔布水管,底部设置有穿孔集水管,第一级穿孔布水管与水量调节池连通,第一级穿孔集水管与第二级穿孔布水管连通,第二级穿孔集水管和第三级穿孔布水管均与集水池连通,第三级穿孔集水管与出水管连通。该方法采用无能耗强化复氧技术,提高了溶解氧浓度和脱氮除磷效率;不需额外动力,处理效果稳定、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水处理设施末端出水的生态净化与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电厂污水处理末端的阶梯式生态水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火电厂水处理设施末端出水的生态净化处理的方法及阶梯复合人工湿地床。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通过湿地填料、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重协同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按照系统工程设计和水体流态的差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分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3种类型。
表面流人工湿地在内部构造、生态结构和外观上都十分类似于天然湿地,其水面位于湿地基质以上,水深一般为0.3~0.8m污水从进口以一定速度缓慢流过湿地表面,部分污水或蒸发或渗入地下,出水由溢流堰流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力负荷一般较低,达到同等处理效果的条件下,其占地面积要比潜流型大,并且易受季节影响,比如冬季结冰、夏季蚊蝇滋生及恶臭等,根系的氧传输能力非常有限,去污能力亦有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流湿地在基质层表面下以水平流动的方式流过湿地,出口处设集水装置和水位调节装置,介质通常选用水力传导性良好的材料,避免阻塞。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由于系统中好氧生化反应所需氧气主要来自大气复氧,数量不足,因而导致脱氮效率不高。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其水流方向和根系层呈垂直状态,出水系统一般设在湿地底部,可提高氧向污水及基质中的转移效率,但其运行时一般采用间歇进水方式。
目前,现有的人工湿地技术存在以下主要缺点:
①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占地面积较大,一般为传统处理方法的2~3倍,其中表面流型由于其水力负荷小,占地更大。因此,在用地紧张的地区其应用会受到限制。
②被截留的悬浮物在人工湿地中积累,同时床体内微生物的不断增长会使基质层的渗流能力减弱,最终造成堵塞,使潜流人工湿地变成表面流人工湿地,导致处理能力下降;而且,有机物的不断积累还会逐渐向人工湿地,出口处移动,最终影响出水水质。
③人工湿地系统通常都存在供氧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系统内氮、磷特别是氮的去除率不很高,影响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虽然有部分研究采取了人工强化曝气供氧等人工增氧的措施,但是其增氧方式能耗大、造价高、控制运行复杂,降低了人工湿地床的经济优势。
中国专利号为ZL200510057047.2,专利名称为“阶梯式人工景观湿地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公开了一种可避免水流冲击而导致植物根系松动、沉渣泛起的阶梯式人工景观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虽然采用集水管和集水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流扰动带来的水质问题,但集水井下层的水流含氧量明显比上层低,不能很好解决人工湿地床普遍存在的氮磷处理效果差且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且湿地床基质填料过于单一,未进行极配和填充方式优化,极易发生阻塞现象,从而影响人工湿地床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开发出既经济又具有稳定处理效果、尤其适宜于建造于沿海或河流附近的电厂水处理设施末端出水生态处理的阶梯式复合人工湿地床;针对火力发电厂无法实现零排放的部分处理水,其末端已处理水中氮磷、无机盐、金属离子浓度仍处于临界状态甚至超标的情况下,可应用此方法不仅处理效果稳定,而且极大节省建设及运营成本,处理水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充分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对扩展人工湿地床的应用范畴具有显著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轴承滚子自动探伤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