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及其激励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40296.4 | 申请日: | 202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5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滔;官科健;刘杰容;朱嘉维;王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信 环境 区块 感知 系统 及其 激励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包括:
任务发布者端,基于可信执行环境技术构建服务器以及基于区块链构建的分布式网络,在区块链中发布任务信息,在收集到用户端上传的数据切片密文后,利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校验数据切片的密文哈希值,并上传固定的基础奖励,获取智能合约账户对数据密文哈希值的签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解密数据切片密文,并按照用户上传的头文件重组原始数据,等待N份数据后统一传递至普通环境,利用用户端上传的头文件约定密钥加密数据对应的奖励,并对奖励密文用可信执行环境私钥签名后将奖励密文传递至普通环境,上传至区块链中;
用户端,用于收集感知数据,对感知数据进行切片处理,并利用可信执行环境的公钥进行非对称加密处理后,经任务发布者的普通环境传递至可信执行环境,并根据约定的命名与密钥在区块链中查询并解密奖励密文;
所述任务发布者端包括:
基础奖励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切片数量将对应的基础奖励(bR)通过区块链转移至智能合约创建的保证金池账户(sA),并由智能合约使用账户的私钥(PrK-sA)对已提交基础奖励的数据密文哈希值进行签名,返回至任务发布者的普通环境(REE)中;
解密单元,用于在任务发布者的普通环境(REE)下调用可信执行环境(TEE)中可信应用用私钥(PrK-TEE)对数据密文(ED)进行验证与解密,利用保证金池账户(sA)的公钥(PbK-sA)验证密文签名,无效密文被抛弃;
评估单元,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返回数据集合前,根据任务数据要求、数据质量标准和奖励对每份感知数据进行评估,生成对应虚拟货币值的地址作为奖励,并利用用户端上传的头文件约定密钥加密感知数据对应的奖励,使用TEE私钥对奖励密文进行签名,由可信执行环境(TEE)把数据集合与奖励密文返回至任务发布者的普通环境(REE)中;
验证回收单元,用于在任务发布者的普通环境(REE)下收到原始感知数据和奖励密文后,将奖励密文以对应的命名上传至区块链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发布者端还包括:
任务发布单元,用于在区块链中发布任务信息;
密文哈希值校验单元,用于在收集到用户端上传的数据密文(ED)后,利用智能合约对区块链中的数据密文哈希值进行校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回收单元还由智能合约用TEE的公钥验证奖励密文中的签名,验证成功则从保证金池账户里回收对应的基础奖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信息包括任务描述、数据要求、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及对应奖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
感知数据收集单元,用于在区块链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感知任务并按照要求收集对应的感知数据;
感知数据切割处理单元,用于在完成数据收集后,根据保密长度参数(L)将感知数据切割为n份长度为L的数据切片(pD),并基于数据切片哈希值(pDH)与顺序(pDO)创建头文件,在头文件中加入约定的奖励命名(rN)、加密密钥(rK)和相应的描述;
感知数据加密上传单元,用于将头文件和切片数据使用任务发布者可信执行环境(TEE)提供的公钥(PbK-TEE)进行加密并直接上传至任务发布者构建的服务器,同时对加密后的数据密文(ED)计算哈希值(EDH),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密文哈希值(EDH)上传至区块链;
奖励密文解密单元,用于根据上传的头文件中约定的命名值从区块链中获取数据对应的奖励密文,并使用约定的密钥解密获得奖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可信环境与区块链的群智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长度不足L的数据切片尾部以空白数据(eD)补充,所述头文件中相应的描述用于说明数组切片长度不足的空白数据(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2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