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d0-y11感应滤波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673.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路;李昌易;张晓;侯文宝;夏如杰;李森;袁涛;孙悦;高喜玲;申欢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38;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道花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d0 y11 感应 滤波 变压器 | ||
一种Dd0‑y11感应滤波变压器,包括网侧绕组、阀侧绕组和滤波绕组,其中,网侧绕组与交流电网相连,由三相绕组构成,采用三角形接法;阀侧绕组与负载换流阀相接,由三相绕组组成,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星形接法;滤波绕组与滤波装置相接,由三相绕组构成,采用三角形接法;变压器的滤波系统接在滤波绕组一侧,且滤波绕组进行零等值阻抗设计,对指定次谐波呈零阻抗。本变压器经过仿真试验验证,可以有效提高谐波抑制效果,同时节约空间和综合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d0-y11感应滤波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能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命脉,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电力电子设备在电网中广泛应用,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电网的谐波污染严重以及无功需求日益增大。随着安全可靠、清洁高效、自愈可调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满足工业生产、社会和人民生活对电能需求量的同时,我国对提高电能质量、净化电网的要求也日趋提高,电网的谐波抑制技术已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目前电力滤波技术主要包括无源滤波技术、有源滤波技术、混合型滤波技术及感应滤波技术。
无源电力滤波技术是目前在电力系统领域应用最早,也是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谐波抑制技术,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无源滤波器只对特定次数的谐波有滤除作用,对其他次谐波不但滤波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导致谐波含量增加的现象出现;电网系统阻抗参数对无源滤波器滤波效果的影响较大;参数稳定性较差,滤波参数易受运行现场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电容参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发生漂移,从而导致无源滤波器调谐频率的偏移,影响滤波效果;无源滤波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谐波电流及无功电流对变压器等供电设备所带来的发热增加、振动加剧和损耗增加等问题。
有源滤波技术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大小和频率均变化的谐波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然而受大功率可关断元器件的容量的限制,有源滤波器成本较高,控制复杂,难以在高压大功率的谐波抑制场合得到应用。
混合型电力滤波技术是将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通过一定合理的拓扑结构组合后进行混合使用的技术。目前还主要停留在中低压领域的应用,对于高压领域鲜有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大功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容量较小,价格成本较高。
感应滤波技术是不同于无源滤波以及有源滤波技术的一种新型滤波方式,具有无源滤波技术的成本低、运行可靠、可应用于高压大容量领域等优点,且滤波效果优于无源滤波技术,以及能够降低谐波和无功给直流供电设备带来的发热、损耗、振动和噪声等。变压器集成滤波理论为高压大容量领域和空间受到严格控制的领域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谐波治理方法,积极推动了新型电气装备和电力滤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采用Dd0-y11联结组,应用感应滤波技术设计的一种Dd0-y11感应滤波变压器,变压器绕组采用特殊设计,滤波绕组等效阻抗近似为0且远小于网侧绕组等效阻抗,配合全调谐滤波支路,能够有效抑制负载侧谐波通过变压器传递到网侧,变压器谐波磁势被抵消。
一种Dd0-y11感应滤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压器采用三绕组结构,包括网侧绕组、阀侧绕组和滤波绕组,其中,网侧绕组与交流电网相连,由三相绕组构成,采用三角形接法;阀侧绕组与负载换流阀相接,由三相绕组组成,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星形接法;滤波绕组与滤波装置相接,由三相绕组构成,采用三角形接法;
变压器的滤波系统接在滤波绕组一侧,且滤波绕组进行零等值阻抗设计,对指定次谐波呈零阻抗。
进一步地,滤波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接入5、7、11、13次全调谐滤波装置,以解决负载侧产生的6k±1次谐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锌合金皮带扣生产装置及排渣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