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刷脸支付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559.X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6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彬;魏薇郦;施好健;宋宇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F16/532;G06F16/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王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支付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刷脸支付方法及装置,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地铁刷脸支付方法及装置充分利用乘客从地铁入口到闸机间的时间,预先人脸识别乘客身份,将身份信息缓存到本地,过闸刷脸时,本地缓存检索,大大提供了检索效率,进而提高了刷脸乘车过闸的效率。通过对摄像机抓拍到的人脸图片计算特征值,再向云中心发起人脸识别,无需传输图片,减少传输带宽、加速消息传输效率,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刷脸支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人脸识别已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金融等领域,给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交通领域,不受现金、银行卡、甚至手机的限制,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无感支付乘车,可以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乘车体验。
在地铁刷脸支付乘车场景中,城市人口众多,人脸信息库可达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地铁现场环境复杂、闸机放行速度要求高,对地铁刷脸支付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随着人脸信息库的增大,1:N人脸检索成功所需时间也不断增长,即使使用“先放行、后扣款”的方式,也难以保证过闸效率。如何实现在百万甚至千万级人脸信息库的情况下,高效地实现“毫秒级刷脸过闸”,成为智慧交通领域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刷脸支付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刷脸支付方法,包括:
在乘客到达闸机之前获取乘客的第一人脸图像;从云中心的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所述第一人脸图像特征相同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其中,所述云中心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开通刷脸乘车协议的乘客的人脸图像和该乘客的乘客信息;
将在所述云中心检索到的人脸图像以及该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存储至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
在乘客到达闸机时获取乘客的第二人脸图像,基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在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若所述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特征相同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则打开闸机并将从所述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检索出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发送至相通的地铁站的边缘缓存数据库;其中,发送至相通的地铁站的边缘缓存数据库的乘客信息还包括:进站记录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在所述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中未检索出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特征相同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则基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从云中心的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特征相同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
若所述云中心的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所述第二人脸图像特征相同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则打开闸机并将从所述云中心的数据库中检索出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发送至相通的地铁站的边缘缓存数据库。
进一步地,还包括:
接收并缓存相通地铁站发送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至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
在乘客到达闸机时获取乘客的第三人脸图像,基于所述第三人脸图像在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若所述本地的边缘缓存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所述第三人脸图像特征相同的人脸图像以及人脸图像对应的乘客信息,且所述乘客信息包含了进站记录信息;则打开闸机并向所述云中心发起异步扣款交易请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