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444.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赟珅;刘学文;张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赟珅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6;B65H75/48;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公共 充电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的顶部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槽(6),所述壳体(1)两端底部的两侧排设有散热排气口(4),两组所述安装槽(6)内部的一端设有三组导槽(9),同侧三组所述导槽(9)的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块(11),同侧三组所述导块(11)的正面一端设有限位滑轮(12),所述壳体(1)内部顶部的两侧设有电源模块(5),两组所述电源模块(5)相互远离一侧的底部设有充电线(8),两组所述充电线(8)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相互连接的充电枪(10),两组所述安装槽(6)相互远离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有与充电线(8)相互适配的压轮(7),两组所述安装槽(6)底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放置槽(13),所述壳体(1)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散热通气组件,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角度转变组件,所述壳体(1)正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控制台(14);
所述散热通气组件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伺服电机B(303),所述伺服电机B(303)的输出端设有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的外侧设有相互适配的内螺纹套管(308),所述内螺纹套管(308)的外侧设有相互连接的安装架(309),所述安装架(309)的顶部设有环形滑槽B(3011),所述环形滑槽B(3011)的内侧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块B(3010),两组所述滑块B(3010)的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风机(307),两组所述滑块B(3010)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内齿环(305),所述环形滑槽B(3011)顶部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304),所述驱动电机(304)的输出端设有与内齿环(305)相互啮合的齿轮(306),所述壳体(1)顶部两侧的两端设有与安装架(309)相互连接的伸缩杆(302),所述安装架(309)的四角处设有与散热排气口(4)相互适配的贴边清扫刷(301);
所述角度转变组件的底部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内部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A(203),所述伺服电机A(203)的输出端设有双向螺纹杆(201),所述双向螺纹杆(201)的外侧对称设有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套块(202),两组所述内螺纹套块(202)的底部铰接有铰接板(204),所述底座(2)的两侧设有外套管(208),两组所述外套管(208)的内侧设有相互适配的内套管(207),两组所述内套管(207)的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滑块A(206),且滑块A(206)与铰接板(204)相互铰接,两组所述滑块A(206)的外侧设有相互适配的环形滑槽A(205),所述控制台(14)通过导线分别与伺服电机A(203)、伺服电机B(303)、驱动电机(304)和风机(30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两侧的边缘处设有环形导流台,且环形导流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半球形导流座,而半球形导流座的底部设有与螺纹柱(3)相互配合的轴承座,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部设有抽拉槽,且抽拉槽的内侧注入有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槽(6)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导轮,同侧三组导块(11)呈两组为底部,一组为顶部的结构安置,同侧两组导块(11)的底部与同侧一组导块(11)的顶部皆设有拉绳,且拉绳的底部设有相互连接的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放置槽(13)相互远离一侧的底部铰接有密封盖,且密封盖相互远离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充电线(8)相互适配的预留孔,所述放置槽(13)相互远离一侧的两端与密封盖顶部相互远离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卡槽和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侧底部的两端设有支撑座,所述环形滑槽A(205)底部的边缘处设有贴地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安装槽(6)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设有与压轮(7)相互连接的定位块,两组所述安装槽(6)的正面一端设有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赟珅,未经胡赟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4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