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去黑眼圈眼部修复护理组合物、精华乳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115.6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珍榜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89;A61K8/9794;A61K8/73;A61K8/63;A61K8/49;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元岗路3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眼圈 眼部 修复 护理 组合 精华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去黑眼圈眼部修复护理组合物、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包含重量份:积雪草提取物0.01~20份、小果咖啡提取物0.01~20份、褐藻多糖0.01~20份、七树叶皂苷0.01~20份、咖啡因0.01~20份、肝素钠0.01~20份、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0.01~20份、槐果提取物0.01~20份、白花蛇舌草提取物0.01~20份、乳酸杆菌与人参根发酵产物滤液0.01~20份、藏红花提取物0.01~20份、乳酸杆菌与凤眼兰发酵产物0.01~20份、兰科植物提取物0.01~20份。精华乳包含重量份:可去黑眼圈眼部修复护理组合物0.1~20份、润肤剂10~20份、增稠剂1~3份、保湿剂1~10份、防腐剂0.1~1份、乳化剂1~3份、水53~87份。制得的精华乳产品具有优异的去黑眼圈、去皱纹眼袋和眼部肌肤修复护理效果,适宜在化妆品领域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去黑眼圈眼部修复护理组合物、精华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睛一直被称为灵魂之窗,而眼部肌肤比脸部其他部位的肌肤要薄很多,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所以衰老更先在眼部体现。眼部皮下的结缔组织丰富,其中的纤维结构中分布着极为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这些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有一定的渗透性,所以结缔组织很容易充血、积水而形成血肿和水肿。眼睛周围的皮肤非常细薄且非常容易干燥缺水,从而导致眼部皮肤容易产生皱纹。
黑眼圈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1、睡眠不足、熬夜使眼睑得不到休息,眼周围血管持续紧张收缩,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淤血和水肿,滞留下黯黑的阴影。2、炎症、遗传性过敏症或过敏性接触皮炎,眼眶周围可出现黑眼圈。3、久病体弱或大病初愈,由于眼周围皮下组织薄弱,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并极易显露在上、下眼睑上,出现一层黑圈。4、其他,例如化妆品使用过度、吸烟、年老、月经不调及某些肝病或肾病都可能出现眼圈发黑。
黑眼圈类型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黑色素型的黑眼圈,其特征是棕褐色,伴有色素异常,其主要原因是黑色素生成或代谢不全造成的眼部色素沉着。年纪愈大的人,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变得愈薄,所以黑眼圈就更明显。第二种是血管型的黑眼圈,其特征是呈现蓝、粉、紫色,伴有眼周肿大,主要是由于经常熬夜、缺乏睡眠、情绪不稳定、眼部疲劳、衰老,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眼部皮肤红血球细胞供氧不足,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形成慢性缺氧,血液较暗并形成滞留以及造成眼部色素沉着。第三种是结构型黑眼圈,其特征是阴影色,伴有眼眶下/眼睑上的眼袋,眼眶下沟槽明显、眼睑下垂、脂肪或软骨组织丢失导致的骨突出。第四种则是混合型黑眼圈,是以上三种类型的黑眼圈同时存在2~3种类型的同时存在的情况。
因此,化妆品中对于黑眼圈修复和眼部护理的产品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面上,但是人们越来越多的黑眼圈症状也为眼部修复护理产品带来了更多的要求。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CN201710163719.0)公开了一种眼部护理组合物;通过晚香玉提取物、欧洲七叶树籽提取物、咖啡果提取物、生育酚磷酸酯钠、乙酰基四肽-5制备的组合物,能够针对眼部的黑眼圈、眼袋和皱纹问题,重新激发皮肤血液循环系统,使得眼睛轮廓恢复原本的形状和肤色。但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眼部修复和护理效果,并为了适应更复杂多变的眼部皮肤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丰富相关的配方。
因此,研究一种修复和护理功能丰富,能够适应多种眼部肌肤情况的组合物和相关产品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珍榜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珍榜日用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