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象信息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955.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邹进屹;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象 信息 监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象信息监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检测目标区域中的待测对象,确定第一目标区域,利用容易进行目标跟踪的第一目标区域对待测对象进行目标跟踪,并根据第一目标区域确定待测对象需要监测的第二目标区域,以对第二目标区域进行监测,获取待测对象的体征信息。有效提高了监测精度,并且能够有效解决第二目标区域遮盖或动作时引起目标检测失败并进一步导致漏检的问题,显著提高监测效率。并且利用目标跟踪的方法,得到待测对象的跟踪轨迹,由此根据跟踪轨迹上的若干帧的测试值,得到待测对象的最终测温结果,有效避免单帧检测产生的目标跳变不稳定和测试值跳变问题,显著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象信息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以人体特征信息为重要检测指标的事项,在人员集中区域的体征信息确定具有较高难度。例如:以人体体温为重要检测指标的传染性疾病。在人员集中场所或重要出入口(例如:机场、车站、商场、小区入口、各个企业入口等)等地方需要设置非接触式并且能够快速响应的体温测量装置,以对人员体温进行有效筛查。
目前对于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主要采用红外测温的方式实现无接触式快速人体测温。举例说明,可以采用用户配合的测温方式,例如:将人脸对准指定的屏幕前的摄像头实现测温。但是,该方法需要用户主动配合,测温效率较低。另外还可以采用用户无感知的测温方式,例如:用户通过测温区时,利用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图像采集装置等装置的测温设备检测测温区域,实现对测温区用户的温度检测,在出现高温人员时进行报警提示。但是,该方法对于面部遮挡较多的人员,由于无法正常进行人脸检测而导致的测温失败等情况,不能进行有效的检测,容易出现漏检、检测不准确、检测到高温时无法确定相应的高温人员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信息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象信息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目标区域中的待测对象;确定第一目标区域;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相对应的待测对象的第二目标区域,所述第二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具有相对位置关系;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对所述待测对象进行目标跟踪;在目标跟踪过程中的采样时刻,采集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测试值;根据所述测试值,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体征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确定第一目标区域,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识别结果;根据所述图像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图像识别结果包括若干个第一目标区域和若干个第二目标区域;相应的,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二目标区域,包括:根据所述图像识别结果和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对所述若干个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若干个第二目标区域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根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相对应的待测对象的第二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待测对象的第二目标区域,还包括:在所述匹配结果示出第一目标区域匹配失败时,采集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的测试体征值;根据所述测试体征值和所述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相对应的待测对象的第二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图像识别结果包括:每一所述采样时刻所述第一图像中第一目标区域的特征向量;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对所述待测对象进行目标跟踪;包括:确定第一目标区域在前一采样时刻的初始特征向量;获取当前采样时刻的当前采样图像;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在前一采样时刻的特征向量,预测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在所述当前采样图像中的预测位置;确定所述预测位置中的第一目标区域的当前特征向量;将所述当前特征向量与所述初始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在所述当前特征向量与所述初始特征向量匹配成功时,确定所述采样图像中的第一目标区域与前一采样时刻的第一目标区域为针对同一待测对象的第一目标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