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687.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敏;邓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04;D06M11/80;D06M11/46;D06M11/44;D06M11/45;D06M11/52;B01F7/08;B01F15/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口罩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负氧离子原浆制备:a、按重量百分比分别选取以下材料,高纯度电气石30-35份、导电钛白粉20-30份、纳米氧化锌粉15-20份、火山石8-12份、纳米气凝胶粉8-10份、稀土锆3-5份、八钛酸钾3-5份、氧化铈2-5份、稀土铽1-3份、稀土镱0.8-1.2份、二氧化硒0.5-1.3份;
b、先将纳米氧化锌粉、八钛酸钾、稀土镱和稀土铽分别置于搅拌机中,通过搅拌机将各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再倒入研磨机中研磨成300目粉末,得到混合粉末A备用;
c、取高纯度电气石、导电钛白粉、火山石、稀土锆和氧化铈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颗粒状,然后在放入研磨机中将其研磨成100-120目粉末,然后放入搅拌机充分混合均匀,得均匀的混合物粉末B备用;
d、将混合粉末A放入的真空加热炉中,在2500-2800℃高温中持续恒温加热110-115小时后,停止煅烧,然后冷却至20℃时,加入的纯净水,20分钟之后再用100目钢网过滤,得到粗料A,同时将混合粉末B放入另一真空加热炉中,在2750-3000℃高温中持续恒温加热100-105小时后,然后加入二氧化硒,并继续冷却至20℃时,加入纯净水,20分钟之后再用100目钢网过滤,得到粗料B;
e、将粗料A和粗料B分别倒入研磨机中,研磨至1000目后取出,最终得到所需的负氧离子原浆;
S2、面料准备:分别将高级纯棉布面料、高级熔喷布面料、和高级无纺布分别裁剪成125mm×85mm大小,并对多余的毛边进行修剪,得到三种相同尺寸的备用面料;
S3、负氧离子植入:将S1中制得的负氧离子原浆放入加热容器中,加热至45℃后,再将S2中的裁剪好的高级纯棉布面料浸泡在负氧离子原浆内部,然后继续加热至65℃后,停止加热;
S4、面料烘干:待S3中负氧离子原浆自然冷却至20℃以下后取出,然后将高级纯棉布面料中的浆液挤出,并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即可得到负离子原浆布料;
S5、口罩内芯制备:通过热压法将S1中裁剪好的两层无纺布面料压在两层熔喷布的外面,进而得到四层口罩内芯;
S6、负氧离子滤芯制备:通过缝接设备将S4中制得的负氧离子原浆布缝于在S5中制得的口罩内芯的外部,使得负氧离子原浆布将口罩内芯完全包裹住,可得到成品负氧离子滤芯片;
S7、成品包装加工:将口罩所需的固定绳以及其他配件分别缝接在S6中的负氧离子滤芯片对应位置上,最后打上标签,进行包装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在对混合物粉末B进行搅拌时,搅拌机的转速为115-120r/min,需要持续搅拌10-15分钟,保证各原料粉末能够充分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向煅烧后的混合粉末A以及混合粉末B加入纯净水的量为混合粉末总质量的30%,并在添加时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同时在过滤时,将未通过钢网的粉末回收起来,避免资源浪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研磨混合粉末A和混合粉末B时,原料因少量分多次加入研磨机中,避免一次加料过多导致研磨速度缓慢并使得研磨不够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使用的高级纯棉布面料、高级熔喷布面料、和高级无纺布三种面料,在裁剪之前需要先对面料外部进行清理,保证外部没有污染、没有杂质,提高面料的洁净度,且在裁剪时将多余的边角料集中回收起来,便于二次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氧离子口罩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将高级纯棉布料浸泡在负氧离子原浆内部时,需保证高级纯棉布料全部浸没在负氧离子原浆内部,并尽量保持负氧离子处于平铺状态,便于高级纯棉布料更好的与负氧离子原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6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地规划用土壤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NiZn铁氧体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