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中性笔杆回收自动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8352.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5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标;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2 | 分类号: | B08B9/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周东呈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中性 笔杆 回收 自动 清洗 装置 | ||
1.一种高效的中性笔杆回收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主体(1)的内部开有滑动槽(2),所述清洗主体(1)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的前端中部和清洗主体(1)的前端中部共同开有滑槽(4),所述连接架(3)的前端右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5),所述一号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连接架(3)并固定连接有滑动结构(6),所述清洗主体(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清洗箱(7),两个所述清洗箱(7)的内部均开有清洗槽(9),两个所述清洗槽(9)的内槽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清洗结构(11),两个所述清洗箱(7)远离清洗主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控制器(8),两个所述伸缩控制器(8)的输出端均贯穿清洗箱(7)并固定连接有伸缩结构(10),两个所述清洗箱(7)的上端均设置有盖板(12),两个所述盖板(1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清洗喷嘴(13)和空气喷嘴(14),所述清洗主体(1)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斗(15),位于左部的所述连接斗(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16),所述二号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旋转结构(17),两个所述连接斗(15)的内部共同设置有二号旋转结构(18),两个所述连接斗(1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9);
所述滑动结构(6)包括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滑板(62),所述一号滑板(6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活动杆(63),所述一号活动杆(63)的外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有二号滑板(64),所述二号滑板(64)远离一号活动杆(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活动杆(65),所述二号活动杆(6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6),所述连接板(66)的左端和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动板(67);
所述伸缩结构(10)包括伸缩杆(101),所述伸缩杆(10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卡板(102)和二号卡板(103),所述清洗结构(11)包括转杆(111),所述转杆(1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五个一号辊管(112),位于中部的所述一号辊管(1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接板(113),位于两侧的所述一号辊管(11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清洗胶管(114);
所述一号旋转结构(17)包括转动杆(171),所述转动杆(17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工型管(172),所述工型管(17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工型管(172)的外表面中部均开有若干个一号卡槽(173)和二号卡槽(174),两个所述工型管(172)的外表面中部共同套接有皮带主体(175),所述皮带主体(17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稳固板(176)和二号稳固板(177);
所述二号旋转结构(18)包括辊轴(181),所述辊轴(181)的外表面左部和外表面右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辊管(182),两个所述二号辊管(18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梳齿轮(183)和二号梳齿轮(184),所述辊轴(18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斗(15)的内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中性笔杆回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1)的前端与一号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活动杆(65)位于滑槽(4)内,所述连接板(66)和滑动板(67)均位于滑动槽(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中性笔杆回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9)的内槽壁固定连接有清洗板(71),所述清洗板(71)的右端中部开有导向槽(72),所述清洗板(71)的下槽壁中部开有伸缩槽(7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中性笔杆回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杆(101)分别与两个伸缩控制器(8)的输出端活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转杆(111)均与导向槽(72)的内槽壁活动连接,若干个所述卡接板(113)分别与若干个一号卡板(102)和二号卡板(103)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中性笔杆回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71)的左端与二号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位于上部的所述工型管(172)与辊轴(18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学院,未经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3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