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疲劳式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254.7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蕊;张蕊;姜新;马先艳;马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爽 |
地址: | 26600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消化道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疲劳式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包括给药筒和设置于给药筒底部的进药管,所述给药筒上设有给药腔,给药筒的底部设有螺纹连接槽,螺纹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设有给药通道,所述进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头,安装头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头,且螺纹连接头螺纹安装于螺纹连接槽内,所述螺纹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本发明中的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在给药时的给药流量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以防给药量过大而造成病人呛着或者不适的问题出现,并且进药管在使用后便于进行拆装清洗,可以进行二次的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并保障了二次牢靠的使用,从而确保了后续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疲劳式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和小肠等部位病。消化道的治疗常利用药物治疗,由于病人对药物的吸收较为缓慢,经常会造成药物疗效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致使病人一直无法康复,因此医生经常会借助给药器来给进行治疗。
传统的给药器大多为硬管,在给药过程中往往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并且硬质的给药管会与胃壁摩擦,导致胃壁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病症,导致消化道给药中容易疲劳。而现有技术申请201820015135.9,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包括挤压管,所述挤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进给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进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的内部与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挤压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伸缩管外部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内腔的一侧固定安有位于伸缩管一侧的密封圈;该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通过软管的作用,将进给管送至胃腔内进行给药,避免了进给管与胃壁摩擦,导致胃壁摩擦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病症,提高了给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软管随着胃壁的宽窄度自由变化,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的感觉,提高给药过程中病人的舒适感,防疲劳。
但是,现有的技术中,消化道给药装置中在给药过程中的给药流量难以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当给药量过大时,易造成病人呛着或者严重的不适,而且进药管一般都是固定的设置的,进药管在使用后也不便于人们拆卸清洗,造成清理不干净,影响二次使用,若直接扔掉换新的则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疲劳式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疲劳式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疲劳式消化道给药护理装置,包括给药筒和设置于给药筒底部的进药管,所述给药筒上设有给药腔,给药筒的底部设有螺纹连接槽,螺纹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设有给药通道,所述进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头,安装头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螺纹连接头,且螺纹连接头螺纹安装于螺纹连接槽内,所述螺纹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密封圈,且螺纹连接头的顶部端面与密封圈紧密密封接触,所述螺纹连接头和安装头上均设有下药孔,位于下药孔两侧的安装头上均设有压缩腔,位于压缩腔上方的安装头的顶部设有压缩槽,压缩槽内活动安装有顶块,且顶块的顶部与给药筒的底部相抵触,所述顶块的底部与压缩槽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一,位于弹簧一内侧的顶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底部活动贯穿至压缩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部与压缩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二;
位于给药通道左侧的给药筒上设置有空腔,空腔的左侧还设置有转动腔,所述给药通道内活动安装有流量调节板,且流量调节板的一端密封滑动延伸至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左端贯穿于转动腔并延伸至给药筒的外部,所述转动腔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转动延伸至给药筒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上还通过螺纹安装有螺丝钉,且螺丝钉的顶端与给药筒的底部相抵触,位于转动腔内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位于转动腔内的移动杆上开设有齿槽,且齿轮的一侧延伸至齿槽内并与齿槽相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右侧内壁上设有套接孔,套接孔内固定套接有密封滑套,且流量调节板密封滑动贯穿于密封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