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运行信息审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8226.5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0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庄学敏;李书华;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31/00;G01R22/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苏巧 |
地址: | 51032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电力 运行 信息 审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运行信息审计系统,包括耗电量监测模块、耗电量数据存储模块、用户移动轨迹数据存储模块、耗电量分析模块、耗电量异常检测模块、耗电量异常报警模块、人体感应模块、进出时间记录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家庭室内区域进行划分,确定用户当前所处区域以及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并通过耗电量监测获取各区域于一定时间段内的耗电量数据,进一步将各区域的家庭电器进行分类,根据用户所处区域以及各区域的家庭电器分类,得到各区域的预设值,通过比较各区域的实际耗电量数据与预设值,准确检测各区域的耗电量是否异常,从而降低电器因长时间工作被烧毁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运行信息审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运行信息审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中的信息化监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资源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在各领域的应用都在不断扩展,而且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对各种电力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人口密度的扩增使电力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规模、数量不断加快。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智能化的家电走进了家家户户,但是电器用久了之后,电器里面的功耗元件老化,时间长了,电线铜丝被烧黑,电线插头也会轻微氧化,同时导电性就会变差,损耗的电流也会增多,这就导致了电力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同样也产生了安全隐患,如果在家庭使用电器的过程中,使用不当的话极易发生火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忘了在使用完家电之后对其进行断电,而且又由于一些不合格产品的绝缘隔热、散热效果较差,可能会导致家电工作时间太长,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从而被烧毁,引发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用电异常的情况,即电表显示与实际用电情况不符,基于现有技术,记录当前数据,然后拔下家里全部电器进行观察,检测是否为电器出现问题,同时不排除有人偷电,但是这并不能很好的检测出到底是什么问题,而且这种做法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运行信息审计系统,通过对家庭室内区域进行划分,确定用户当前所处区域以及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并通过耗电量监测获取各区域于一定时间段内的耗电量数据,进一步将各区域的家庭电器进行分类,根据用户所处区域以及各区域的家庭电器分类,得到各区域的预设值,通过分情况比较各区域的实际耗电量数据与预设值,可以准确检测各区域的耗电量是否异常,从而降低电器因长时间工作被烧毁的可能性,降低安全隐患,人们还可根据耗电量异常情况,对老化电器进行及时更换并调整用电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运行信息审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财经大学,未经广东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护板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图像获取与分享方法、装置以及车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