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7919.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尧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缔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29B17/02;B29B17/00;B30B9/30;B02C4/08;B02C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吴秋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垃圾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机构、抵触机构、挤压机构和粉碎机构;操作人员在将塑料垃圾倒入主体机构内部之后,打开挤压机构的外接电源,进而使挤压机构在主体机构内部滑动,进而使挤压机构对放入主体机构内部的塑料垃圾进行挤压,进而有利于减小垃圾占用面积,操作人员打开粉碎机构的外接电源,进而使粉碎机构在主体机构的内部转动时对挤压后的垃圾进行粉碎,进而有利于提高回收装置对垃圾的处理效率;操作人员用脚踩动抵触机构,进而使抵触机构在主体机构内部滑动并产生转动,进而便于使粉碎后的垃圾排出主体机构的内部,进而也便于对垃圾进行固液分离,从而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垃圾一般指的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然而,传统的城市塑料垃圾回收装置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一般会直接将塑料瓶或者塑料袋放入装置内部,由于塑料瓶的占用面积较大,装置盛放的容纳空腔有限,进而不便于提高回收装置的回收效果;而且,装置在对塑料垃圾进行处理时,由于塑料瓶的内部可能还残留有水,长期放置在装置内部容易滋生细菌,操作人员在对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回收时容易使液体流淌到装置外部,进而不利于提高装置使用的清洁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机构、抵触机构、挤压机构和粉碎机构;用于回收城市塑料垃圾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塑料垃圾进行挤压的所述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转动于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机构的内壁,所述主体机构靠近所述挤压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挤压后的塑料垃圾进行粉碎的所述粉碎机构,且所述粉碎机构转动于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靠近所述粉碎机构的内壁安装有用于对粉碎后的塑料垃圾进行过滤的所述抵触机构,所述抵触机构滑动于所述主体机构的内壁并连通于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上料斗、箱体、盖板、出料斗和支撑杆,所述上料斗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顶端的内壁,且所述上料斗连通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出料斗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且所述出料斗连通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两两一组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底端。
具体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长杆、导向轮、皮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并与一个所述长杆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长杆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且所述长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所述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转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且所述导向轮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皮带,所述皮带转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挤压板、套杆、第一螺杆、第一锥齿、第二锥齿,所述长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转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并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套杆的内壁,所述套杆滑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套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挤压板的侧壁,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缔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缔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