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笼加工辅助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7898.4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0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昶之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12 | 分类号: | B21F27/12;B21F2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包雪雷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施工 钢筋 加工 辅助 导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笼加工辅助导向装置,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钢筋笼加工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扶持箍筋进行焊接的问题,包括主体,支撑板和滑槽,所述顶板底部的支架底端安装在底槽的内部,且顶板的侧端底部安装有支腿;所述载板的侧面设有开槽,且载板安装在顶板的顶部侧面;所述挡板安装在顶板的侧端顶部;所述内槽设在顶板的顶部两侧,且内槽内部的内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挡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侧面安装有转轴,且支撑板底部的插块通过螺纹杆安装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滑槽为T形结构,且滑槽设在顶板的顶部两侧。通过使用支撑板对不同需求的钢筋笼进行调节,通过使用滑槽焊接时使用的箍筋位置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笼加工辅助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轴向拉力,按设计的图纸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制作好的钢筋笼在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按要求堆放。
例如申请号:CN201510205448.1中涉及一种钢筋笼成型机,包括移动架、旋转架、固定架、箍筋放线装置、第二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在所述的移动架上安装有第一固定盘板,移动架在第二移动机构的驱动下可沿X轴方向直线移动,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安装有第二固定盘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筋笼成型机,结构合理,在加工过程中间主筋固定,使得箍筋螺旋缠绕在主筋上,而避免使用体积较大的旋转设备,减少了钢筋笼成型机造价,缩小了占地面积,从而使得钢筋笼成型机造价低和占地面积小、制作效率高,同时,采用两个旋转架,使得钢筋笼成型机能够分别驱动两根箍筋正反向旋转,在主筋形成网状螺旋结构的箍筋,大大提高了成品钢筋笼的外压承载能力。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钢筋笼加工的时候,不同直径的钢筋笼需要不同的加工装置,无法对不同直径需求钢筋笼及时的调节,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且现有的钢筋笼加工的时候,操作人员进行焊接的时候,需要扶持箍筋进行焊接,增加了劳动力,焊接时无法实时观察箍筋的位置,容易使箍筋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笼加工辅助导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筋笼加工的时候,不同直径的钢筋笼需要不同的加工装置,无法对不同直径需求钢筋笼及时的调节,增加了生产的成本,且现有的钢筋笼加工的时候,操作人员进行焊接的时候,需要扶持箍筋进行焊接,增加了劳动力,焊接时无法实时观察箍筋的位置,容易使箍筋发生偏移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笼加工辅助导向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钢筋笼加工辅助导向装置,包括主体,顶板,支撑板,滑槽,载板,挡板和内槽,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侧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顶板底部的支架底端安装在底槽的内部,且顶板的侧端底部安装有支腿;所述载板的侧面设有开槽,且载板安装在顶板的顶部侧面;所述挡板为半圆形结构,且挡板安装在顶板的侧端顶部;所述内槽设在顶板的顶部两侧,且内槽内部的内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挡板的底部;
所述支撑板包括有插块,导向杆,所述插块的侧面设有螺纹孔,且插块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侧面安装有转轴,且支撑板底部的插块通过螺纹杆安装在插槽的内部;
所述滑槽包括有滑板,固定板,所述滑板的底端设有凸块,且滑板底端的凸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为T形结构,且滑槽设在顶板的顶部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底槽,支腿,所述底槽为T形结构,且底槽设在主体的顶部两侧;所述支腿的底端安装有滑轮,且支腿底端的滑轮安装在底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包括有支架,插槽,所述支架的底端安装有滑轮,且支架设在顶板的底部;所述插槽设在支架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还包括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导向杆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板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昶之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昶之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