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及其增殖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7186.2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占智高;关丽梅;况文东;王金昌;靳亮;陈俊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01N63/40;A01P7/04;C12R1/9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旭鼎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6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豆 天蛾 质型多角体 病毒 及其 增殖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及其增殖方法,所述的毒株为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保藏名称为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CbCPV。本发明所述的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能够有效控制豆天蛾危害,一次施用后持续作用,能够维持两到三年不发生豆天蛾危害,不仅生产方便,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且对环境友好,可以大大减轻大豆生产中的豆天蛾危害,助力我国大豆生产虫口夺粮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毒株及其增殖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豆天蛾,别名大豆天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其幼虫俗称豆丹,豆虫,豆蝉,属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属,主要危害大豆,刺槐,洋槐,黎豆等植物,一年一代或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土室越冬,次年六月化蛹羽化。豆天蛾是大豆生产上的暴发性害虫,幼虫暴食叶片,一般可造成减产5-10%,严重者豆苗被吃成光杆减产50%以上。如1990年河南新乡市爆发的豆天蛾虫害,豆天蛾发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6.2%。
据统计2019年,我国大豆年产量为1810万吨,而同期进口量为8851万吨,可以看出,我国大豆需求大量依赖进口,国产大豆严重无法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如何从虫口夺粮,提高国内大豆产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豆天蛾的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或化学药物防治为主。例如:“大豆害虫豆天蛾的危害与综合防治”,田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8(06):58-60,2009,公开了利用1.5wt%的1605粉或2.5wt%敌百虫粉或氧乐果乳剂等均被用于田间豆天蛾的防治。此外,申请公布号为CN106106499A(专利申请号为201610471594.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胺菊酯和半日花酚碱防治豆天蛾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给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田间幼虫抗药性明显增加,给豆天蛾的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目前,国内外关于豆天蛾防治的研究及其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复配剂,生物农药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两株核型多角体病毒被研究报道:“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研究”,孙发仁,季敏,《华北农学报》8,59-59,1993公开了在山东分离鉴定到第一株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申请公布号为CN1637139A(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66142.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从自然罹病死亡的豆天蛾幼虫虫尸中分离鉴定到一株新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相比,质型多角体病毒通常宿主域相对更宽,通常能感染同属于一个科昆虫,且由于幼虫染病死亡后通常不液化,不仅方便病毒生产时收集幼虫尸体,而且避免混入大量昆虫人工饲料或昆虫粪便。然而,到目前为止,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或应用报道。
新型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的使用将不仅有效克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豆天蛾所带来的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将克服核型多角体病毒生产中收集昆虫幼虫尸体不方便且容易混入大量杂质的缺点。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将有效助力我国国产大豆生产虫口夺粮工作,降低我国对国外大豆的依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毒株,本发明的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毒株CbCPV不仅对分离的宿主昆虫豆天蛾具有很强的杀虫能力,而且也能够杀灭天蛾科其他昆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是2020年9月29日,保藏名称为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CbCPV,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064。
本发明所述的豆天蛾质型多角体病毒在制备生物杀虫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试剂检测盒
- 下一篇: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