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蕉果实保鲜催熟LED箱盖设备及其保鲜催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918.6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帮迪;冉国伟;孙静;孙洁;张雅丽;周新群;郭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015;F21V33/00;F21V19/00;F21V23/00;F21V29/6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蕉 果实 保鲜 催熟 led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香蕉果实保鲜催熟LED箱盖设备及其保鲜催熟方法,包括:箱盖;LED灯组,设置于所述箱盖内的顶部,LED灯组包括红紫蓝橙四条光色灯带,红光的波段范围为660‑675nm、紫光的波段范围为400‑405nm、蓝光的波段范围为450‑460nm、橙光的波段范围为610‑615nm;触控操作屏,设置于所述箱盖的顶部且与所述LED灯组相连,用于控制不同光色灯带的开闭;控制箱,设置于所述箱盖内且与所述触控操作屏相连,用于基于香蕉果实的成熟度和储运时间选择不同的单一光色或光色组合进行照射。本发明操作简单,可以满足在一个设备中同时对香蕉精准保鲜和催熟两方面储运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果实保鲜催熟LED箱盖设备及其保鲜催熟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一般在低成熟度时采收,采收后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乙烯,出现呼吸高峰,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使果实的色泽、硬度和风味等发生很大的变化。外观上,果皮色泽是判断成熟度的直观指标,未成熟香蕉由于果皮中含有大量叶绿素而呈绿色,随着果实的成熟,叶绿素逐渐降解,果皮由青绿转至金黄,此时开始可以食用。随着果实的进一步成熟,果实开始衰老,果皮褐变,长出黑点,并逐渐扩散。果实硬度也随着成熟的增加逐渐软化,这与果实中含有的果胶物质、半纤维素和淀粉有关。果实后熟的过程中,变化最大的是淀粉的含量,未成熟的果实淀粉含量大约有20%,成熟软化时,几乎降低到1%,与此同时,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增加至15%-20%。
未成熟的香蕉,不能达到消费者食用的水平,但确十分适用于贮藏和运输。在香蕉产后采收贮运实际应用上,果农们会根据色泽来判定香蕉成熟度,并判定该批次样品的贮运情况和销售情况。具体为以下三种情况:1)夏秋季采收、贮运时间长或常温运输时,采收成熟度要相对低,即选定果实果色浓绿的果实进行采收;2)秋冬季采收、较远距离和较长时间贮运时,选择果色青绿至浅绿,棱角较明显,横切面果肉白色至果肉中心微黄的香蕉进行采收;3)果色退至黄绿色,基本无棱角,横切面果肉大部分变黄色,接近完全成熟的香蕉仅适宜近距离、短时间贮运,但此时采收的香蕉品质更好、更适用于食用。因此,我国华南西南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为了将香蕉运往其他区域进行销售,通常需要长时间储运香蕉,因此通常采摘成熟度极低的香蕉,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外源添加乙烯调控香蕉的成熟。
乙烯作为一种调节成熟衰老的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它能够调节呼吸作用、酶活性和激素水平等生理过程,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代谢水平来诱导果实成熟衰老。大量研究表明,乙烯与呼吸跃变型果实的成熟衰老关系密切,认为乙烯能启动果实的成熟,并且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但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通常因为乙烯的添加量控制不当,导致销售过程出现问题,主要包括1)添加量过大,导致香蕉快速成熟衰老,自发病害或受外源微生物的侵染,从而出现大面积腐烂,造成损失,并且乙烯超量容易影响人体健康;2)添加量过少,导致香蕉在销售货架中,未能完全成熟,影响销售情况导致积压腐烂。因此,香蕉实际生产的储运过程中,亟需一个能够更加精准便捷控制其成熟状态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蕉果实保鲜催熟LED箱盖设备及其保鲜催熟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光色的红蓝橙紫LED灯带对香蕉照射,满足在一个设备中同时对香蕉精准保鲜和催熟两方面储运需求,操作简单,减少由于人工操作不当导致的过熟腐烂和不能成熟的经济损失;并且采用全物理光照的方法,既安全无毒无污染,消除了消费者对LED光照保鲜香蕉食用安全性的顾虑,减少了化学药物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又有效促进了损伤香蕉的快速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