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素肥料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849.9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显南;李兆君;冯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格博联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246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肥料 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素肥料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元素肥料助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NTA1‑3份、聚天门冬氨酸0.5‑1.5份、氢氧化钾3‑9份、尿素5‑20份、磷酸二铵10‑26份、硝酸钾6‑12份、六水硝酸镁0.5‑2份、硝酸铵钙0.5‑2份、七水硫酸亚铁0.2‑0.5份、五水硫酸铜0.1‑0.3份、七水硫酸锌0.1‑0.3份、硼酸0.2‑0.5份。本发明制备的多元素肥料助剂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全面养分,不容易被土壤固定或流失,具有易被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更高,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元素肥料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和肥料生产消费大国。肥料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起到十分重要作用。陈温福院士表示:“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与肥料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不合理施肥导致我国的肥料农田养分利用率极低,尤其是氮素利用率仅30%左右。施肥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因此,科学合理的施肥是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有多种多样的不同配比的多元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等,可为作物生长提供全面的养分。但随着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的提出,发展绿色肥料产品、提高肥料利用率是未来的肥料发展方向。
除氮、磷、钾之外,中微量元素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减轻作物毒害、增强作物抗性等均有促进作用。但若肥料中的中微量元素以金属盐的形式施入土壤,不仅容易被土壤固定或流失,不能被作物有效吸收,还可能会影响其他养分的有效性。据报道,中量元素螯合后可显著提高其利用率2-5倍,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能力,与大量元素氮磷钾配方使用,肥料的利用率会更高。如CN1194964A“多元素螯合肥及制造方法”、CN107226733A“新型多元素生态螯合肥及其制造方法”,在肥料中应用了螯合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增加了作物产量。氨基羧酸类螯合剂NTA,可与多种金属形成相当稳定的金属螯合物,相比目前应用广泛的EDTA、腐殖酸、氨基酸等,NTA生物降解性好,对环境负荷小,不含磷,没有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的顾虑,且螯合能力强,是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的稳定螯合剂。
因此,结合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绿色生态的多元素肥料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作物提质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素肥料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肥料增效助剂聚天门冬氨酸与生物可降解螯合剂NTA混合,然后与中微量元素经过螯合形成水溶性螯合物,并与大量元素适宜配伍,制备得到新型多元素肥料增效助剂,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全面养分,避免因养分缺乏而造成植物缺素症,且不容易被土壤固定或流失,具有易被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更高,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多元素肥料助剂是一种营养全面且绿色生态肥料增效助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元素肥料助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NTA1-3份、聚天门冬氨酸0.5-1.5份、氢氧化钾3-9份、尿素5-20份、磷酸二铵10-26份、硝酸钾6-12份、六水硝酸镁0.5-2份、硝酸铵钙0.5-2份、七水硫酸亚铁0.2-0.5份、五水硫酸铜0.1-0.3份、七水硫酸锌0.1-0.3份、硼酸0.2-0.5份。
优选的,一种多元素肥料助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NTA1份、聚天门冬氨酸0.5份、氢氧化钾3份、尿素5份、磷酸二铵18份、硝酸钾12份、六水硝酸镁0.5份、硝酸铵钙0.5份、七水硫酸亚铁0.2份、五水硫酸铜0.1份、七水硫酸锌0.1份、硼酸0.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格博联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农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格博联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缺液提醒式皂液分配器
- 下一篇:草莓立体栽培采光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