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744.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烫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烫伤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枣树皮80~97份、川黄连1~5份和白芨1~5份。制备方法:(1)原料预处理;(2)将预处理原料使用乙醇提取,得到醇提液;(3)将醇提液经喷雾干燥后即得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多味中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加工,在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情况下,对烫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烫伤药具有止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抑菌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烫伤是人体组织被高温物体或热辐射所伤害而发生的变化,其致伤原因包括火焰、热铁、沸油、开水、汤液、电弧以及化学物质等。其临床表现根据受伤程度和面积大小而有所不同,轻者以红、肿、热、痛或皮肤起水泡为主要症状;重者可深入肌肉、骨骼,并造成休克、感染等全身变化。烫伤后的治疗及护理尤为关键,主要原则是尽可能的修复自体皮肤,减少感染,加快愈合速度,减少皮肤坏死的产生。
现有技术中治疗烫伤的药物有很多,如西药的作用是消炎、抗菌、镇痛,但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还有一些中药烫伤膏,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多次刮去创面的分泌物,使患者痛苦不堪,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理想的烫伤药需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效果,不易产生耐药性,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并保持创面湿润微环境等功效,还应具有止痛、使用方便等特点。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疗效好、使用方便、患者体验感好的烫伤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该烫伤药组方简单、合理,成品使用方便,治疗时间短,疗效好,无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烫伤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枣树皮80~97份、川黄连1~5份和白芨1~5份。
中医认为热毒为烧烫伤的病因,清热解毒类药为常用治疗药。晋代至唐代的医家如葛洪、孙思邈等指出烧烫伤多因火热毒邪而致,当以苦寒收敛为治则,常用栀子、黄芩、柳白皮等清热药治之,以去热毒。
枣树皮,性温,无毒。主治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肠炎,慢性气管炎,烧烫伤,外伤出血。
川黄连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清热燥湿类的中药,其药性苦、寒,归于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川黄连主要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呕吐、泻痢、腹痛等病症;可以用于热盛烦躁以及吐血、衄血等病症;还可以用于火热炽盛所致的痈肿疮毒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连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解热、抗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利胆、抗溃疡等作用。现代应用黄连配伍,可以治疗慢性胆囊炎、高血压、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心律失常等疾病。
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优选的,一种烫伤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枣树皮88~97份、川黄连1~3份和白芨1~3份。
优选的,一种烫伤药,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枣树皮95份、川黄连2.5份和白芨2.5份。
一种烫伤药的制备方法,将所述烫伤药制备成粉剂,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2)将预处理原料使用乙醇提取,得到醇提液;
(3)将醇提液经喷雾干燥后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军,未经王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