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匣式铆钉供送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670.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浦莱斯精密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匣 铆钉 供送钉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匣式铆钉供送钉系统,包括:铆接系统、铆钉供料站及送料机构。铆接系统包含铆钳,弹匣式送料单元,驱动装置和送钉装置。弹匣式送料单元和驱动装置设置在铆钳上;驱动装置的下端与送钉装置相连;弹匣式送料单元上连接有铆钉送料管,铆钉送料管的另一端与送钉装置连接;铆钉供料站与送料机构连接,铆接系统与铆钉供料站相互独立。弹匣式送料单元包括存钉轨道,存钉轨道内部包含至少一组存钉导轨,本发明中弹匣式送料单元是一个独立单元,可以随意变换铆接姿态;没有料盘负重,有效地减少的铆钳和机器人负荷,弹匣式送料单元中存钉轨道的存钉导轨可以存储各种型号、长度的铆钉,工件流转时可快速补充铆钉,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钉供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匣式铆钉供送钉系统。
背景技术
铆钉(本文中铆钉是指穿刺铆/锁铆/SPR铆钉、压铆铆钉)连接是机械连接方式中的一种常用固定连接方式。通常情况下,有手动送钉和自动送钉两种。手动送钉采用人工方式放置铆钉,这种方式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比较适用于试验场合,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自动送钉目前常用的是料管吹送钉供钉方式和料盘棘轮式送钉方式,但这两种锁铆设备生产工件大、铆点多,且分布位置不在同一平面及材料组合导致的铆接方向不一致,铆钳安装于机器人上时,需变换各种铆接姿态,如倒置铆钳铆接、斜置铆钳铆接、位移幅度大的铆接。使用料盘棘轮式送钉方式时,料盘占据铆接系统安装空间,多姿态工作时与工件之间发生干涉,可能导致机器人重量增加,造成生产成本投入增加;也可能会在其他非正常铆接姿态时出现铆钉不能正常送出,造成卡钉或者铆接不良等缺陷。使用料管吹送钉供钉方式时,一方面由于送料管为塑料成型件,而内部有专用的料道,送料管扭曲会导致传送铆钉的料道受损,导致铆钉卡在受损处无法送钉;为了保证传送铆钉的料道供钉顺畅,送料管不能扭曲变形,要求整个铆接装备在铆接过程中姿态变换幅度不能过大;因此使用料管吹送钉供钉无法适应生产铆接复杂工件,也无法实现铆接复杂工件的自动化生产。另一方面送料管传送铆钉时间较长,每铆接完一个点,供钉站送出铆钉,铆钉经过送料管内料道传送,耗时间长,增加铆接过程循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匣式铆钉供送钉系统,实现铆接自动化连接过程,既能满足多种复杂铆接姿态,又缩短铆接过程循环时间,提供铆接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匣式铆钉供送钉系统,包括:铆接系统、铆钉供料站及送料机构;所述铆接系统包含铆钳、弹匣式送料单元、驱动装置和送钉装置;所述弹匣式送料单元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铆钳上;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与送钉装置相连;所述弹匣式送料单元上连接有铆钉送料管,所述铆钉送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送钉装置连接;所述铆钉供料站与所述送料机构连接,所述铆接系统与所述铆钉供料站相互独立。
进一步的,所述弹匣式送料单元包括存钉轨道和控制单元;所述存钉轨道上设有铆钉检测器、吹钉调节阀和分钉切换装置;所述存钉轨道的上端设置有收钉舱门机构,所述存钉轨道的下端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铆钉出料管,所述铆钉出料管与所述铆钉送料管连接;所述分钉切换装置上设有分料气缸,所述分料气缸上设置有电磁阀组;所述电磁阀组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存钉轨道内部包含至少一组存钉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管为U型管。
进一步的,所述铆钉供料站包括储钉仓结构单元、供料器对接管和供钉站机架;所述储钉仓结构单元和供料器对接管设置在所述供钉站机架上;所述供料器对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储钉仓结构单元连接,所述供料器对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送料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浦莱斯精密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一浦莱斯精密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