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6586.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哲;袁晓婷;袁涛;全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48;H01Q21/00;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口径 天线 测试 结构 | ||
1.一种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口径天线体、馈电部件组、介质板和金属地板;所述共口径天线体包括至少一个Sub-6GHz天线和至少一个毫米波天线;所述馈电部件组包括数目与Sub-6GHz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一馈电部件、数目与毫米波天线数目匹配的第二馈电部件;所述第一馈电部件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微带线向所述Sub-6GHz天线馈电;所述第二馈电部件设置有微带组、两组金属柱组和第二端口;所述微带组由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两条第四微带线构成;所述介质板位于所述金属地板与所述微带组之间;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介质板边沿,且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后向所述毫米波天线馈电;两所述第四微带线分居所述第三微带线两侧,且分别通过一组所述金属柱组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第一端口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中心的距离小于0.5倍的所述第二端口到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中心的距离;
所述第三微带线的长度大于2倍的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长度;
沿着第四微带线的延伸方向,所述金属柱组中的金属柱依次排列;所述金属柱的间距为A,半径为R;所述毫米波天线的工作媒介波长为λ,其中,0.05λ≤A≤0.2λ,0.005λ≤R≤0.025λ;
所述第四微带线的各个位置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距离均为B,其中,0.005λ≤B≤0.02λ;
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宽度;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宽度为C,其中,0.005λ≤C≤0.02λ;
所述介质板呈矩形,所述共口径天线体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一边边沿旁,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介质板的另一边边沿旁;所述金属柱组中的金属柱为金属化过孔;
所述共口径天线体由两个Sub-6GHz天线和一个毫米波天线构成,所述馈电部件组包含两个第一端口和一个第二端口;两所述第一端口分居所述第三微带线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处接第一SMA接头;所述第一端口处,第一SMA接头的内导体依次穿过金属地板、介质板后与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第一SMA接头的外导体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共口径天线体测试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处接第二SMA接头;所述第二微带线和所述第三微带线的总阻抗与第二端口的阻抗匹配;所述第二端口处,所述第三微带线与第二SMA接头的内导体连接;所述第四微带线、所述金属地板均与第二SMA接头的外导体连接;所述第二SMA接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端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5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非消防车辆取水的消防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