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桥梁动态载荷安全在线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管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6307.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思宇;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计算 桥梁 动态 载荷 安全 在线 实时 监测 分析 预警 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桥梁动态载荷安全在线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管理平台,包括桥梁桥面区域划分模块、区域承重载荷检测模块、数据库、区域承重载荷动态危险系数统计模块、区域总承重载荷统计模块、区域风力参数检测模块、区域风力载荷统计模块、管理云平台、预警模块和显示终端,通过在设定的各时间点对桥梁进行承重载荷和风力载荷检测,进而根据检测结果统计桥梁的整体综合载荷动态危险系数,完善了载荷检测指标,实现了桥梁动态载荷的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测,弥补了传统桥梁动态载荷检测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度,大大减少了因未进行桥梁风力载荷检测造成的桥梁结构安全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动态荷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桥梁动态载荷安全在线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是我国公路交通网络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公路交通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桥梁工程的安全进行监测,以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其中,荷载试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桥梁检测方法,对桥梁的养护工作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一方面可以科学的实现对桥梁承重力的设计;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桥梁的结实程度,以做好定期的养护工作。因此荷载实验对于桥梁的检查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桥梁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目前桥梁载荷检测方式包括静态载荷检测和动态载荷检测,其中动态载荷检测更能反映桥梁在运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更适用于桥梁的载荷检测。但传统的桥梁动态载荷检测方式大多只针对桥梁的承重载荷,忽略了环境中的风力载荷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导致载荷检测指标单一,进而致使检测结果可靠度低,无法实现桥梁动态载荷的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测。鉴于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桥梁动态载荷安全在线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管理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桥梁动态载荷安全在线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管理平台,通过在设定的各时间点对桥梁进行承重载荷和风力载荷检测,完善了载荷检测指标,实现了桥梁动态载荷的全面综合性安全检测,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桥梁动态载荷安全在线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管理平台,包括桥梁桥面区域划分模块、区域承重载荷检测模块、数据库、区域承重载荷动态危险系数统计模块、区域总承重载荷统计模块、区域风力参数检测模块、区域风力载荷统计模块、管理云平台、预警模块和显示终端;
所述桥梁桥面区域划分模块分别与区域承重载荷检测模块和区域风力参数检测模块连接,区域承重载荷检测模块分别与区域承重载荷动态危险系数统计模块和区域总承重载荷统计模块连接,区域风力参数检测模块与区域风力载荷统计模块连接,区域承重载荷动态危险系数统计模块、区域总承重载荷统计模块和区域风力载荷统计模块均与管理云平台连接,管理云平台分别与预警模块和显示终端连接;
所述桥梁桥面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桥梁桥面区域以桥梁的长度为划分依据,并按照设定的局部区域划分方法划分为若干局部区域,进而对划分的各局部区域按照距离桥头由近到远的距离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同时对划分的各局部区域以桥梁的宽度为划分依据,并按照设定的子区域划分方法划分为各子区域,由此将各局部区域划分的各子区域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j...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