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食管癌预后评估的基因标志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35630.7 申请日: 2021-03-03
公开(公告)号: CN112779338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6
发明(设计)人: 杨哲;戴洪海;邵阳;汪笑男;逄娇慧;刘璟文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6 分类号: C12Q1/6886;C12Q1/6858
代理公司: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代理人: 邓唯
地址: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发区***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食管癌 预后 评估 基因 标志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用于食管癌预后评估的基因标志物,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大量样本的筛选和分析,找到了一种用于食管癌预后评估的基因标志物,包括以下基因:YAP1、MYC、BAP1、BRIP1、WRN以及RB1;并且构建了可以用于对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进行评估的联合标志物,能够有效地对高危/低危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食管癌预后评估的基因标志物,属于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男性发病和死亡的中标率(16.50/10万和12.66/10万)均高于女性(5.92/10万和4.17/10万)。中国食管癌患者95%以上是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ESCC),而欧美国家多为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吸烟和饮酒是ESCC的两个高风险因素,其他风险因素还包括嚼槟榔和食用热的食物等,而肥胖是EAC的重要风险因素。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其他脏器转移等等。在中国,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40%。在美国,根据SEER数据库(cancer.org),仅具有局部肿瘤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是47%,而所有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20%。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外科手术是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另外需要进行术前放化疗或围手术期化疗以提高生存率。在食管癌患者中还探索了靶向治疗策略,包括HER2靶向治疗、抗血管治疗和免疫治疗。HER2抑制剂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已被FDA批准用于HER2阳性晚期食管癌中。靶向VEGFR2单抗Ramucirumab(雷莫芦单抗)已被批准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及胃食管交界腺癌治疗,最初是单药治疗,随后是与紫杉醇的联合治疗。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于2017年被FDA批准用于微卫星不稳定性高和/或PD-L1表达高的食管癌患者。二代测序(NGS)能够同时对多个基因多种突变类型进行检测,是继Sanger测序后的革命性进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实践中。通过对患者肿瘤分子特征进行检测,来制定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尽管已有多项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分子异常改变,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基因包括TP53、NOTCH1、PIK3CA、RB1、CDKN2A等,但是关于食管癌基因变异与预后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通过基因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筛选,找到了可以用于评估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关联的基因标志物,利用标志物对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进行评估时,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

本发明筛选得到了3个新的可以用于评估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的标志物,分别为BAP1突变,BRIP1突变以及RB1基因变异。

本发明还通过将筛选得到的具有预后差异趋势(P0.06)的6个基因构建了具有较高分类准确性的联合判别模型,可以对患者的OS进行有效的评估,其准确性远优于单个基因模型的判定准确性。

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每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管癌预后评估的基因标志物,包括以下基因:YAP1、MYC、BAP1、BRIP1、WRN以及RB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YPA1基因的拷贝数扩增、MYC基因的拷贝数扩增、BAP1基因发生的突变、BRIP1基因发生的突变、WRN基因发生的突变、RB1基因发生的突变和缺失。

本发明的每二个目的是提供了:用于检测上述基因标志物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用于检测上述基因标志物的试剂在用于制备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的评估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了:用于检测BAP1、BRIP1或者RB1基因的试剂在用于制备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的评估试剂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世和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