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氮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5311.6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家奎;秦俭;张涛;蒋开锋;杨乾华;杨莉;曹应江;游书梅;李赓觅;罗婧;李昭祥;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低氮三系 杂交 水稻 育种 方法 | ||
1.一种耐低氮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低氮条件下,种植待选保持系或不含恢复基因的常规稻,以低氮下性状值高的材料作为耐低氮亲本PN;
(2)耐低氮亲本PN之间杂交或以耐低氮亲本PN为母本与保持系杂交,得F1代;
(3)正常氮条件下,对比法种植耐低氮亲本PN与F1代,选择具有超亲优势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混收,得到F2;
(4)低氮条件下,种植F2,以农艺性状为指标筛选保留F2单株,F2单株脱粒经米质筛选得到F3;
(6)低氮条件下,种植F3,以农艺性状和籽粒米质为指标,筛选F3单株并进行回交转育,得到BC0F1和F4;
(7)成对种植BC0F1和F4,以农艺性状和籽粒米质为指标筛选保留F4单株,所述F4单株与败育彻底的BC0F1单株连续回交,直至回交后代育性稳定,得到稳定不育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性状值高指籽粒产量高和籽粒产量与吸氮量的比值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氮条件为稻田耕层0-20cm土壤全氮含量≤1.8g/kg,碱解氮≤120mg/kg;
优选地,所述低氮条件为稻田耕层0-20cm土壤全氮含量为1.2-1.5g/kg,碱解氮为90-120mg/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为使所述回交后代的育性充分表达,可在正常氮下种植或在低氮条件下种植时于水稻分蘖期施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艺性状为抽穗期性状和/或成熟期性状;
所述抽穗期性状为分蘖力强、生物产量高、株型紧凑和/或开花习性好;所述成熟期性状为叶色浅且均匀、有效穗多、单株产量高和/或收获指数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籽粒米质为整精米率高、垩白粒率低、垩白度低和/或透明度高。
7.获取耐低氮水稻杂交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选育方法得到的稳定不育系与恢复系测交配组,并鉴定验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氮杂交水稻品种通过低氮丰产性、正常氮丰产性和品质鉴定筛选得到。
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选育方法或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方法在降低水稻种植成本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3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