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汽车前保险杠7003硬合金型材挤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5109.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兵;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4014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汽车 保险杠 7003 合金 挤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前保险杠7003硬合金型材挤压模具,包括构成模具主体的上模及下模,上模底端与下模顶端相连接,上模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底端两侧均设置有主桥,两个主桥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辅桥,两个主桥与两个辅桥之间形成中间筋背孔,其中一个主桥远离中间筋背孔的一侧与上模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分流孔,另一个主桥远离中间筋背孔的一侧与上模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分流孔,辅桥远离中间筋背孔的一侧与两个主桥及上模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分流孔。有益效果: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减少金属对模具产生的较大的剪切应力与绕动力及其流动径向力而造成的破坏,使得主桥受力部位得到更好的支撑,进而大大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前保险杠7003硬合金型材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推行清洁能源及汽车轻量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使得汽车车身所用材料将越来越轻,但在满足汽车重量轻量化的同时又需满足车身强度要求。由此带来7系高强度铝合金挤压型材将越来越多应用到汽车车身上。但7系高度铝合金为行业较难挤压合金,合金流动性差,金属变形抗力大。挤压时模具受力较大,模具易产生裂纹,造成模具报废,寿命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汽车前保险杠7003硬合金型材挤压模具,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汽车前保险杠7003硬合金型材挤压模具,包括构成模具主体的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底端与所述下模顶端相连接,所述上模顶端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端两侧均设置有主桥,两个所述主桥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辅桥,两个所述主桥与两个所述辅桥之间形成中间筋背孔,其中一个所述主桥远离所述中间筋背孔的一侧与所述上模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分流孔,另一个所述主桥远离所述中间筋背孔的一侧与所述上模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分流孔,所述辅桥远离所述中间筋背孔的一侧与两个所述主桥及所述上模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三分流孔,所述下模顶端开设有与所述主桥相配合的桥墩,所述下模底端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对上模实现定位与固定,进而进行铝合金的挤压加工,所述上模圆周外侧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呈环形分布的定位孔,所述上模底端圆周外缘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呈环形分布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上模能够与下模实现连接与固定;同时配合提模孔及端面提模孔能够更方便的实现对下模的安装与拆卸,所述下模直径大于所述上模直径,所述下模顶端开设有与所述上模底端相配合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顶端圆周外缘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且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所述下模圆周外侧底部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呈环形分布的提模孔,所述下模底端且位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固定孔之间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呈环形分布的端面提模孔。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两个主桥受力部位得到更好的支撑,减小了剪切应力对模具桥位的破坏,提高使用寿命,所述桥墩相对于所述放置槽底端面下沉20mm。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中间筋背孔能够缓减金属流入时带来的冲击力,防止模具发生桥裂,所述中间筋背孔采用直冲式结构且包括顶端与所述进料口连接的柱形孔,所述柱形孔底端连接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为顶端面积大于底端面积的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孔顶端面积小于所述柱形孔底端面积。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中间筋背孔内部的金属能够通过溢出孔直接流出,进而对模具中心受力起到了泄压作用,所述主桥与所述辅桥底端相连接且中心位置开设有溢出孔,所述溢出孔顶端与所述锥形孔相连接,所述溢出孔底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