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磨玻璃结节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903.6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32;G06K9/46;G06K9/62;G06N20/00;G16H30/00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彭科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双模 影像 组学磨 玻璃 结节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磨玻璃结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病例资料收集:收集因可疑肺GGN而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
步骤二、图像采集重建:采用PET/CT显像仪进行图像采集;
步骤三、图像特征提取:收集的临床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空腹血糖水平;影像特征的获得方法如下:将患者的PET图像和胸部HRCT图像以DICOM格式从工作站导出,再全部导入LIFEx软件,由至少两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医师使用SUVmax的40%阈值对PET图像半自动划定目标病变的目标区域,然后软件程序自动计算并提取PET纹理特征,在HRCT图像分别对每个靶病灶进行手动勾画,沿病灶轮廓逐层画感兴趣区ROI,对每个GGN自动计算并提取CT纹理特征;
步骤四、数据处理分析:对于纹理特征的选择:首先剔除两个测量者一致性检验ICC低于0.75的参数,再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临床和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的重要性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磨玻璃结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例资料收集的纳入标准为:0.8cm≤GGN≤3cm;同期同机行PET/CT扫描及屏气下胸部CT扫描;病灶于PET/CT检查后的1月内行手术切除且病理资料完整;
所述病例资料收集的排除标准为:图像质量不佳或PET显像中病灶低于64个体素者;5年内接受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患者;肺癌分期为IB期及以上的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的患者;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磨玻璃结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PET/CT显像仪进行图像采集的流程如下:患者禁食4-6小时,测量身高、体重和血糖;选择手背或肘部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剂量为3.70-5.55MBq/kg,安静休息50-70分钟进行图像采集;患者仰卧于检查床,双手抱头,先行低剂量全身CT扫描,范围从颅底到股骨中段,再行全身PET扫描,2min/床,3D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磨玻璃结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像重建参数及方法具体为:TrueX+TOF,2次迭代,21个子集,高斯滤波函数,半高全宽度2mm,矩阵200×200,放大倍数1.0,重建层厚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双模态影像组学磨玻璃结节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PET/CT采集后,对每个受检者行屏气下HRCT扫描,采集及重建参数:管电压140kV,管电流采用CareDose4D技术自动调整,旋转时间0.5s,螺距0.6,层厚1.0mm,层间隔0.5mm,矩阵512×512,重建算法B70f very sharp和B41f medium+,采用TrueD软件评估图像,肺窗窗宽1200HU,肺窗窗位-600HU,纵隔窗窗宽300HU,纵隔窗窗位40H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9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