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硬化河道生态化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218.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雨;张旭;王渝昆;周先进;陈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润新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2;E02D3/00;A01G22/00;A01G2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金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3 | 代理人: | 李梅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大渡口***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硬化 河道 生态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部硬化河道的生态化改造方法,包括河道底部清理、土工格室的固定、种植土覆盖、沉水植物栽植和覆盖尼龙网等步骤,具体步骤:1.对河道底部淤泥等沉积物进行清理,平整场地达到后续处理工艺的施工要求;2.在河道底部固定土工格室,采用螺纹锚杆将土工格室固定到河道底部,土工格室单元之间通过专用连接件拼接;3.在土工格室内覆盖种植土,种植土厚度达到30cm;4.种植沉水植物,植物品种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合理搭配;5.铺设尼龙网,孔径5‑10cm,减少河水对水生植物的冲刷。本发明可达到净化水质、恢复人工硬化河道生态系统的目的,施工措施简单易行,具有工艺成熟、造价低廉的特点,以较小的经济代价实现人工硬化河道的长制久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流水生态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底部硬化的人工河道的生态化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内的人工河道大部分为硬化河道,具有纳污功效却缺少消污能力,极易形成黑臭水体。硬化河道存在以下危害:
(1)石材水泥硬化的河道或引水渠没有泥层,水中难以生长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微生物、鱼和其它水生生物,河水失去自净能力,水质会越来越差;
(2)硬化河道阻止河水下渗,破坏地下水库的补给,使城市缺水问题更趋严重;
(3)硬化河道中水流速度快,这会加重水资源从地表流走;也会在降雨量大时造成洪水泛滥的问题;
(4)硬化河道的两岸没有天然植物作为屏障,这会使泥土和垃圾等物极易直接进入河水,造成污染、形成河床需要不断清淤的恶性循环。
而硬化河道的植被恢复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缺少植物能够固着生长的土壤层;
(2)易遭受洪水冲刷,植物难以在河底生根固着;
(3)河道淤积覆盖植被,造成植被死亡。
本发明对硬化河道底部的生态化改造方法,所适应河流水利条件如下:(1)河道形态:底部硬化人工河道;(2)流速:4m/s;(3)含沙量:1kg/m3,少沙河流;(4)水深1-4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部硬化河道生态化改造方法,以解决人工硬化河道的植被恢复问题,从而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实现河流的长制久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部硬化河道生态化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河道底部整理,清理淤积物,保证后续工序的实施;
(2)在河道底部固定土工格室;
(3)在土工格室内覆盖种植土层;
(4)种植沉水植被;
(5)铺设尼龙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河道底部整理,将底部淤泥、石块等沉积物清理并进行妥善处置,部分淤泥可进行回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在河道底部固定土工格室,土工格室为HEDP材质,蜂窝状,其规格有200×330,200×400,200×500等多种规格,根据现场施工场地尺寸选择土工格室规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在河道底部固定土工格室,采用螺杆空压机钻在硬化河道底部打孔,通过螺纹锚杆将土工格室固定于河道底部,土工格室单元之间采用配套连接件紧固,螺纹锚杆规格Φ10×300mm~25×300mm,每4㎡一根锚杆,采用梅花桩式布置,边缘及流速高的河段适当增加锚杆密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土工格室内覆盖种植土,将步骤(1)中清理出的淤泥部分回填,然后覆盖种植土,总厚度达到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润新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润新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管道路由规划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棒材的锻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