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4211.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姚志图;罗增昌;胡志辉;刘珍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三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车载 背光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其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的各个边上的支撑板、至少两个设置于支撑板远离底板一侧的盖板,以及至少两个设置于盖板和底板之间的分隔架;分隔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区,分隔架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内和第二安装区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第一安装区内和第二安装区内均设置有防松组件。第一安装区和/或第二安装区内的支撑板可供光源安装,第一安装区和/或第二安装区内的防松组件可固定导光板,减少导光板发生松动的风险。本申请中的车载背光模组具有可以切换防窥视角和全视视角的功能,使用者可根据需求进行切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光模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汽车都配置有车载液晶显示器,车载液晶显示器的关键组件包括有车载背光模组和LCD,其中车载背光模组可以为LCD提供充足的亮度和分布均匀的光源,以使车载液晶显示器可以正常显示图像。市面上的背光模组种类繁多,如具有防窥功能的背光模组,而随着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对背光模组的视角要求不同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具有可以切换防窥视角和全视视角的背光模组;当使用者将背光模组切换至防窥视角状态时,背光模组的显示内容仅对使用者可见;当使用者将背光模组切换至全视视角状态时,人们可从多个角度观看背光模组的显示内容。
相关技术中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17601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其包括有第一导光板、设置在第一导光板的入光侧的第一光源、设置在第一导光板上的第二导光板、设置在第二导光板的入光侧的第二光源,以及设置在第二导光板背离第一导光板的一面的棱镜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随着导光板数量的增加,背光模组对导光板的固定的难度也加大,市面上的背光模组的框体结构一般适用于对单导光板的固定,对于具有一个以上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来说,背光模组的框体结构难以对各个导光板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导致车载背光模组的耐用性和工作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车载背光模组的耐用性和工作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各个边上的支撑板、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盖板,以及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分隔架;所述分隔架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区,所述分隔架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区;所述第一安装区内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安装区内和所述第二安装区内均设置有防松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架将底板和盖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均可供不同的导光板容纳,其中分隔架可阻挡位于第一安装区内的第一导光板发生脱离,盖板可阻止位于第二安装区内的第二导光板发生脱离。第一安装区和/或第二安装区内的支撑板可供光源安装,第一安装区和/或第二安装区内的防松组件可固定导光板,减少导光板发生松动的风险,提高车载背光模组的耐用性和工作稳定性。
可选的,还包括围绕所述底板分布且能够与各个所述支撑板配合安装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区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区的一侧;所述分隔架和所述固定框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装配部,所述支撑板包括能够穿插于所述装配部的第一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与支撑板相对固定,从而使支撑板和分隔架相对固定,支撑板中的第一支撑板穿设于装配部,使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可进入第二安装区。
可选的,所述装配部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分隔架和所述固定框,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有供所述加强件容纳的让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临床中积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集成式真空干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