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4175.9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王兆宇;赵开拓;赵振军;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06 | 分类号: | E01C11/06;E01C11/12;E01C1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传力杆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顶面钢板和底面钢板,顶面钢板和底面钢板分别布置于混凝土板的顶面和底面,底面钢板上设有长条凸起,长条凸起设置于混凝土板的胀缝内,顶面钢板通过螺丝与底面钢板上的长条凸起连接固定。本发明实现荷载的纵向均匀传递,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路面使用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路面结构由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在道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胀缝作为混凝土路面的重要结构,其施工质量对整个道路受力、传力至关重要。
由于现有的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导致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受到破坏,例如:胀缝传力杆安装时平行度不够、漏装套筒而没有预留收缩余量、传力杆沥青涂层过厚、施工操作时往往不按设计要求设置外侧定位横板造成传力杆中心线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不平行等。
目前,很多从业人员都对现有胀缝结构做优化调整,满足传力的同时简化施工,提高结构使用耐久性,然而并没有解决传力杆施工不当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实现荷载的纵向均匀传递,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路面使用的耐久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包括顶面钢板和底面钢板,顶面钢板和底面钢板分别布置于混凝土板的顶面和底面,底面钢板上设有长条凸起,长条凸起设置于混凝土板的胀缝内,顶面钢板通过螺丝与底面钢板上的长条凸起连接固定。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螺丝的个数为多个,多个螺丝沿胀缝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长条凸起的两侧布置有胀缝板。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顶面钢板和底面钢板的厚度为1.5~3c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长条凸起的宽度为1.5~3cm。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长条凸起的高度与混凝土板的厚度相同。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螺丝周围由灌封料灌缝。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顶面钢板的侧端面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缝隙填充有填缝料。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顶面钢板和底面钢板与混凝土板之间均涂刷有沥青油。
实施以上所述的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设定胀缝位置安置带有长条凸起的底面钢板,其中长条凸起正对设计胀缝位置;
2)在长条凸起两侧各固定一个厚胀缝板;
3)在底面钢板上浇筑胀缝结构两侧混凝板;
4)待混凝土板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混凝土板顶面安装顶面钢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下两块钢板的螺丝连接,实现荷载的纵向均匀传递,避免了安装传力杆给施工带来的不便,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同时,钢板对混凝土端部的加强作用可以减少混凝土路面出现啃边这类病害,大大提高混凝土路面使用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