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987.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倍(厦门)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生产 三倍 福建 牡蛎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育种技术领域。规模化生产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以壳色(黄色/黑色)和体重作为目标性状,通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出生长速度快、贝壳黄色/壳黑的福建牡蛎新品系;然后以壳黄/壳黑福建牡蛎新品系诱导出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四倍体,经连续2~3代群体自繁生产出倍性稳定的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四倍体;最后,通过壳黄/壳黑福建牡蛎二倍体和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四倍体杂交,从而规模化生产出性状稳性的壳黄/壳黑福建牡蛎全三倍体。该方法生产出的三倍体具有生长速度快、壳黄色或壳黑色、品质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生食牡蛎打入高端消费市场,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生物之一,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海中牛奶”。牡蛎地理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各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我国牡蛎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是世界最主要牡蛎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2019年我国牡蛎养殖面积14.51万公顷,产量522.56万吨;其中,福建牡蛎养殖面积3.69万公顷,养殖产量201.26万吨,均位居全国之首。
近年来,随着牡蛎高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养殖三倍体牡蛎正在我国掀起一股新的热潮。因为三倍体牡蛎多一组染色体,具有高度不育、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势,特别是在繁殖期不会因繁殖活动而导致软体部消瘦,全年保持较高的糖原含量和品质,口感好,非常适合国内外牡蛎生食消费市场。与此同时,如果牡蛎壳色是绚丽多彩的金色、黑色等,必将进一步提高三倍体牡蛎在高端市场知名度,从而推动我国牡蛎产业向高端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目前,用于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方法包括低温休克法和6-DMAP诱导法,现有技术报道,低温休克在三倍体诱导率方面较低且不稳定,6-DMAP法诱导三倍体率相对高些且稳定,在生长方面,低温休克法诱导的三倍体在养成期的生长和成活均差于6-DMAP法诱导效果。然而6-DMAP诱导法存在一些局限,不能针对目标性状进行诱导选育,只能进行盲目诱导,不适合工厂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大规模生产得到壳色绚丽多彩、生长有明显优势的三倍体福建牡蛎,能够提高在高端牡蛎消费市场知名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模化生产壳黄/壳黑三倍体福建牡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壳色纯正的福建牡蛎个体为筛选群体,选择体重排名前10%~15%的牡蛎个体作为繁殖亲本,经过连续4~6代群体选育,得到速长系F4~F6;
2)以步骤1)中所述速长系F4~F6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三倍体,再以所述福建牡蛎三倍体为亲本,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受精卵,诱导得到福建牡蛎四倍体G;
3)将步骤2)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连续2~3代群体自繁,得到倍性稳定的福建牡蛎四倍体G2~G3;
4)将步骤3)所述福建牡蛎四倍体G2作为父本,以步骤1)中速长系F4~F6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培育得到三倍体福建牡蛎。
优选的,步骤1)所述壳色包括黄壳和黑壳。
优选的,步骤1)中繁殖亲本的体重为90~150g。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细胞松弛素B的浓度为0.4~0.6mg/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细胞松弛素B的处理时间为25~35min。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诱导后,还包括对诱导后的受精卵进行流式细胞筛选,得到倍性为3N的福建牡蛎三倍体和倍性为4N的福建牡蛎四倍体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倍(厦门)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世倍(厦门)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9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