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CoCrFeNi系双相组织高熵合金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3905.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雷刚;侯鹏宇;朱琳;崔岩;杨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2C1/02;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1001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cocrfeni 系双相 组织 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AlCoCrFeNi系双相组织高熵合金制备方法,该方法针对具有典型枝晶组织形貌的脆性体心立方型高熵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无序体心立方相发生相变会转变为有序体心立方相和面心立方相,微观组织发生改变,粗大枝晶组织消失,转变为由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相组成的双相网状组织。其中,原位自生的面心立方相含量增加,有效提升体心立方基高熵合金的塑性。该方法有别于通过调整成分直接引入FCC相的方法,亦避免了复杂的加工工艺,仅需对铸态合金进行简单的热处理,即可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的综合力学性能,不仅提高了合金的可加工性能,而且使其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lCoCrFeNi系双相组织高熵合金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熵合金是近年来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它通常由多种元素以等原子比或近等原子比组成,开发空间大,可设计性强。现已发现,高熵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优异的低温性能、抗辐照、抗高温软化等优异性能,是一种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由于强度和塑性的矛盾关系,开发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的先进材料一直是富有挑战的研究重点,包括高熵合金在内。尽管高熵合金原子排列化学无序,但是晶体结构清晰,常见的主要是面心立方型(FCC)和体心立方型(BCC)。其中,FCC型高熵合金强度低但塑性好,而BCC型高熵合金通常具有极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和加工硬化能力较差,严重限制其实际应用。
研究表明,经典位错理论依然适用于高熵合金力学性能分析和调控。通常,FCC和BCC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滑移进行。FCC晶体在较小的应力下,位错即可沿最密排面开动,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阻碍位错运动来实现合金强化,包括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等。此外,通过应变过程形变相变(TRIP效应)或形变孪晶(TWIP效应)等机制,也可以提升FCC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然而,尽管BCC晶体的滑移系不比FCC晶体的少(有时更多),但由于每个滑移面的滑移方向少,密排面原子密度和面间距也较小,使得滑移阻力较大。再考虑到合金内晶界作用,即使在较高应力作用下,也难以实现大面积晶粒间位错协同滑移,变形早期就会发生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材料失稳,这是BCC高熵合金强度高而塑性差的根本原因。也即,BCC高熵合金塑性提升的关键是有效延缓变形时过早的应力集中。目前,有效的方法包括通过调控合金成分直接获得铸态的FCC和BCC双相结构高熵合金,然而,凝固过程枝晶生长和元素偏析会使得铸态合金微观组织不均匀,过程难以控制,提升合金塑性的同时会显著降低合金强度;共晶高熵合金较好的解决了成分偏析问题,可以获得FCC和BCC双相层状共晶组织,变形时应变主要集中在软FCC相区域,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例如AlCoCrFeNi2.1;通过调整BCC相的稳定性,基于应变诱发相变的方式缓解变形过程的局部应力集中,提升合金塑性,例如难溶Ti35Zr27.5Hf27.5NbTa5和TaxHfZrTi;通过引入小尺寸的间隙原子,例如氧元素,形成与基体完全共格的纳米结构有序氧复合体,使得位错滑移方式由平面滑移转变为以交滑移为主的波浪滑移,促进位错增殖和均匀变形,提升合金塑性;通过调控获得具有完全共格界面的BCC和有序体心立方相(B2)细晶组织,阻碍位错运动和裂纹的形成,提升合金强度和塑性。目前来讲,共晶高熵组织、TRIP效应和间隙固溶等方式尽管可以提升合金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