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759.4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禹;周瑛;周民;张文珍;卓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阳华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2 | 分类号: | F16D69/02;C09K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刹车片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及其加工方法,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芳纶浆粕3‑7份、丁晴胶粉2.5‑4.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7.5‑11.5份、硼酚醛树脂2‑6份、耐腐蚀剂3‑9份、稳定剂1.5‑5.5份、陶瓷纤维30‑50份、天然纤维素纤维20‑40份,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技术领域。该耐磨损的刹车片及其加工方法,利用设置的芳纶浆粕、丁晴胶粉、腰果壳油摩擦粉和硼酚醛树脂,可以增强刹车片表面的抓附力,刹车片摩擦系数稳定,热胀极小,配合设置的耐腐蚀剂和稳定剂,可以缓解刹车片被腐蚀和稳定摩擦系数和降低磨损,并且陶瓷纤维和天然纤维素纤维形成的刹车片,比重小,摩擦系数稳定,热衰退小,噪音小,制动舒适性好,不落灰,是一种环保型产品,应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刹车片也叫刹车皮;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较早的汽车刹车片是石棉型刹车片,但石棉已被医学界证实是致癌物质。每一次刹车,刹车片就会将数百万之多的石棉纤维散发到空气中,其针状的纤维很容易进入肺部并停留,造成剌激,最终可导致肺癌的发生;此外,石棉型刹车片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石棉是绝热的,其导热能力特别差,反复使用后,制动器会使热量在刹车片中堆积起来,刹车片变热后,它的制动性能就要发生改变,要产生同样的摩擦和制动力会需要更多的踩刹车次数,如果刹车片达到一定的热度,将导致制动失。
现有的刹车片,使用的过程中磨损较大、制动舒适性不好,在高温摩擦性能稳定性方面也存在瑕疵,并且摩擦系数不稳定,容易造成刹车片高温摩擦系数衰退,安全性较差,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及其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刹车片,使用的过程中磨损较大,高温摩擦性能稳定性较差,摩擦系数不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芳纶浆粕3-7份、丁晴胶粉2.5-4.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7.5-11.5份、硼酚醛树脂2-6份、耐腐蚀剂3-9份、稳定剂1.5-5.5份、陶瓷纤维30-50份、天然纤维素纤维20-40份。
优选的,所述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芳纶浆粕3份、丁晴胶粉2.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7.5份、硼酚醛树脂2份、耐腐蚀剂3份、稳定剂1.5份、陶瓷纤维30份、天然纤维素纤维20份。
优选的,所述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芳纶浆粕5份、丁晴胶粉3.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9.5份、硼酚醛树脂4份、耐腐蚀剂6份、稳定剂3.5份、陶瓷纤维40份、天然纤维素纤维30份。
优选的,所述其原料按重量分包括:芳纶浆粕7份、丁晴胶粉4.5份、腰果壳油摩擦粉11.5份、硼酚醛树脂6份、耐腐蚀剂9份、稳定剂5.5份、陶瓷纤维50份、天然纤维素纤维40份。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剂为氧化铁绿,为氧化亚铁和三氧化铁的反应物,是一种绿色或红绿色的细小固体颗粒。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超细氧化铁粉,为粉磨机将氧化铁粉研磨成直径0.1-0.6um的固体颗粒。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刹车片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混料:按配比选取刹车片的材料进行配料,在混料机中倒入芳纶浆粕、丁晴胶粉、腰果壳油摩擦粉、硼酚醛树脂混料15min,形成颗粒混料A,在混料机中倒入陶瓷纤维、天然纤维素纤维混合5min,形成纤维混料B;
S2、添料:将S1中的颗粒混料A和纤维混料B倒入混料机混合10min,形成刹车片基料,然后再形成的刹车片基料内添加耐腐蚀剂和稳定剂,并持续混合5min,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阳华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枣阳华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