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676.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白阳;田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24/10;H04W28/1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1 动态 分流 方法 | ||
1.一种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NR的CU侧构造时延状态报告,并在LTE的RLC和NR的DU侧分别构造数据量反馈状态报告,通过时延状态报告分别计算出LTE和NR的F1路径时延tLte和tNr,通过比较时延tLte和tNr的差值大小及数据量反馈状态报告进行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U侧构造时延状态报告,在时延状态报告里写入当前时间戳,将时延状态报告通过F1路径在固定周期内发给LTE的RLC,LTE对时延状态报告不做处理,通过F1路径转回给CU,CU收到转回的时延状态报告计算出LTE的F1路径时延tLt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U侧构造时延状态报告,在时延状态报告里写入当前时间戳,将时延状态报告通过F1路径在固定周期内发给NR的DU,DU对时延状态报告不做处理,通过F1路径转回给CU,CU收到转回的时延状态报告计算出NR的F1路径时延tNr。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比较LTE的F1路径时延tLte和NR的F1路径时延tNr的差值大小,若tLte和tNr之间的差值大于阈值,则CU只向时延小的一侧发送数据;若tLte和tNr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则根据数据量反馈状态报告进行分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LTE的RLC计算空口周期内可发送的数据大小,在LTE的RLC侧构造数据量反馈状态报告报给NR的CU。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NR的DU计算空口周期内可发送的数据大小,在NR的DU侧构造数据量反馈状态报告报给C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数据量反馈状态报告,比较LTE和NR可发送的数据量大小,若LTE和NR可发送的数据量均大于CU的数据量,则CU不进行分流;若LTE和NR可发送的数据量均小于CU的数据量,则CU分别往NR和LTE进行分流;若LTE可发送的数据量小于CU的数据量,NR可发送的数据量大于CU的数据量,CU向NR发送数据,若NR可发送的数据量小于CU的数据量,LTE可发送的数据量大于CU的数据量,CU向LTE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F1时延的动态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LTE和NR可发送的数据量均大于CU的数据量,则CU不进行分流,若NR先到CU,则CU只向NR发送数据,若LTE先到CU,则CU只向LTE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6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