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铜T2-钢复合板未复合区修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3542.3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江毅;赵向前;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5/213 | 分类号: | B23K5/213;B23K5/10;B23K5/16;B23K31/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2 复合板 复合 修补 方法 | ||
一种纯铜T2‑钢复合板未复合区修补方法,包括步骤一、去除缺陷形成待焊区;步骤二、清理待焊区及待焊区周边,对待焊区及周边使用多把火焰枪同时进行加热;步骤三、加热完成后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使用金属方框隔板将待焊区与其他区域隔开,对待焊区周边使用火焰枪进行连续烘烤,加热边焊接;步骤四、用角向磨光机去除补焊区堆高的焊缝,并修磨光顺,使补焊区表面与复层母材平齐。本方法焊接效率大大提高,经过试验,完全达到了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焊技术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纯铜T2-钢复合板未复合区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铜钢复合板修复方法采用紫铜/钢复合板整体在热处理炉中进行加热至200-300℃出炉,返修区域从基层面用履带式陶瓷电加热带加热,紫铜/钢复合板整体用石棉或其它隔热层进行保温,焊丝ERCu施焊的电流I=200A±10A,该焊丝ERCu的直径为2.5mm;返修过程中,通过控制履带式陶瓷电加热带的加热情况来控制返修区域温度始终在680℃±15℃。详见张杰《一种适用于紫铜-钢复合板缺陷返修的方法》。该方法有一定的缺陷,整板加热至200-300℃,然后进行返修,由于钢板温度太高,焊工作业环境较差,不能长时间作业,如果不能一次作业完成,还需要再进行整板加热到200-300℃,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铜的热传导率是普通容器钢的8-10倍,焊接性差,难熔合,焊缝成型差,极易产生热裂纹,气孔等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纯铜T2-钢复合板未复合区修补方法,能够将铜钢复合板的缺陷修复完好,并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焊工的作业环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铜T2-钢复合板未复合区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缺陷位置并进行标识,用角向磨光机去除缺陷形成待焊区,保证待焊区的深度低于复合界面0.5~1.0mm;
步骤二、去除待焊区坡口及边缘的氧化层后,用丙酮清理待焊区及待焊区周边100mm内的区域,对待焊区及周边使用多把火焰枪同时进行加热20-30分钟,加热温度为350-500℃;
步骤三、加热完成后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使用金属方框隔板将待焊区与其他区域隔开,对待焊区周边使用火焰枪进行连续烘烤,加热边焊接,过渡层在保护气体中采用纯镍焊丝ERNi-1进行焊接,过渡层的熔敷金属高出复合界面0.5~1.5mm,过渡层焊接完成后进行预热,待焊区及周边预热温度在350-500℃时进行盖面层补焊,盖面层在保护气体中采用与盖面层同材质的焊丝进行焊接,直至待焊区焊满;
步骤四、用角向磨光机去除补焊区堆高的焊缝,并修磨光顺,使补焊区表面与复层母材平齐。
本发明使用超声波检测确定缺陷位置。
本发明步骤三中的保护气体为Ar+He混合气体,其中,Ar含量为20-40%,He含量为60-80%。
本发明过渡层焊接完成后,对待焊区及周边使用火焰枪进行烘烤预热,预热温度至350-500℃。
本发明焊接时采用分段焊法,分段焊道间距为25-35㎜,后一道焊道应压住前一道的1/2~1/3,相邻层焊道方向成90°角。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焊接效率大大提高,经过试验,完全达到了质量要求。
2)改善了焊工作业环境,避免了高温,对焊工的伤害。
3)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修补步骤,能够一次成型,大大节省了人力,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待修复的铜钢复合板示意图;
图中:1、铜钢复合板,2、未复合区,3、金属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纯铜T2-钢复合板未复合区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