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719.8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裕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摘: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步骤(2).萎凋:鲜叶薄摊在清洁的竹扁上,厚度范围为小于2.5cm,时间为4‑6小时;入室内自然萎凋,以降低叶温延缓芽叶内物质化学反应进程;步骤(3).烘干:初烘: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步骤(4).保存:烘干后的茶叶密封包装,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具有甜花香和奶香味,汤色黄、亮,入口带花香、甜、醇爽;泡制后的茶叶肥壮、芽叶连枝、叶色褐绿且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白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原产于福建省福鼎县和政和县。传统白茶制法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汤色清淡。按照花色品种分类,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等。依照鲜叶嫩度不同划分,白毫银针是采用大白茶品种或水仙品种的肥芽制成;白牡丹是采用大白茶的一芽二叶初展嫩梢制成;寿眉采用制银针“抽针”时剥下的单片叶制成;贡眉原生茶树品种为群体种,也就是当地的菜茶品种,以一芽二、三叶嫩梢制成。其中贡眉的品质特点是:叶张肥嫩,芽叶连枝,夹带毫芽,滋味甘醇,适合当年品饮或长期储存。白茶性清凉,退热降火、祛暑,有治病之功效。白茶所具备的良好的品质风味,越来越符合消费群体对茶的色、香、味、形的要求,白茶独特的健康功效,也符合当代人对健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摘: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
步骤(2).萎凋:鲜叶薄摊在清洁的竹扁上,厚度范围为小于2.5cm,时间为4-6小时;入室内自然萎凋,以降低叶温延缓芽叶内物质化学反应进程;
步骤(3).烘干:初烘: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
步骤(4).保存:烘干后的茶叶密封包装,放入冰库、温度1-5℃;相对湿度在30-60%。
所述步骤(1)中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
所述步骤(2)在茶叶萎凋前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茶叶通过冷风将叶片上附着的水分进行风干,且风干时间在1min内。
所述步骤(3)中所述初烘干摊叶厚度2-3cm,每隔5min翻拌一次,烘至八成干,摊凉0.5-1.5小时;再复烘干,摊叶厚度3-4cm,每10min翻拌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具有甜花香和奶香味,汤色黄、亮,入口带花香、甜、醇爽;泡制后的茶叶肥壮、芽叶连枝、叶色褐绿且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实施例1
一种白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摘: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裕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裕佳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纳米纤维的干爽抑菌防溢乳垫
- 下一篇:一种管道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