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碰撞警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490.8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彣;葛宇龙;夏勇;周青;曲云龙;魏新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及其 碰撞 警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碰撞警示方法。该动力电池包括:防护壳体,包括中空的安装壳体以及盖设于所述安装壳体的盖板,所述盖板与中空的所述安装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安装壳体具有供流体流动的流道;电池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及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流道的压力,以判断所述防护壳体是否破损,并发出报警提示。通过压力检测组件检测流道的压力变化情况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发生破损,实现动力电池密封情况的可靠检测,实时发现动力电池破损以避免发生更多事故,保证动力电池发生碰撞后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碰撞警示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电能为驱动能源,而动力电池的安放部位主要以底盘为主。对于动力电池在底盘的电动汽车而言,碰撞或托底等事故对电池包造成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大。没去爱你电动汽车电池包的设计针对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三部分的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的7.9项海水浸泡要求,电池包常为密封设计,密封设计的方法通常在电池下壳体及上盖板间增加一层防水胶。
但是,电池包遭受碰撞或托底后,电池包受损情况未知,一般情况下,发生微小碰撞或轻微托底后,车主往往不对电池包进行检修等处理,继续开车在路上行驶。但是,一旦电池包破损造成密封设计失效,电池包容易发生进水、生锈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电池绝缘不良、电池短路、电池包断电等问题。电动汽车很可能在马路中间断电停驶,可能引发后车追撞等意外,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前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无法判断动力电池的密封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发生破损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其碰撞警示方法。
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防护壳体,包括中空的安装壳体以及盖设于所述安装壳体的盖板,所述盖板与中空的所述安装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安装壳体具有供流体流动的流道;
电池本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流道的压力,以判断所述防护壳体是否破损,并发出报警提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围设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形成所述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具有所述流道的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设置于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具有所述流道的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与周侧的外侧和/或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采用一体铸造方式加工成型,所述流道为铸造加工形成的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所述流道为一个时,一个所述流道于所述安装壳体弯折布置;所述流道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流道于所述安装壳体并联和/或串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的内侧或外侧;
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水泵以及水压传感器,所述水泵与所述流道连通,用于使所述流道中的流体循环流动,所述水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流道,用于检测所述流道中流体的压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还包括报警部件,所述报警部件与所述水压传感器电连接,并设置于电动汽车的车体中,所述报警部件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一种动力电池碰撞警示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动力电池,所述碰撞警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压力检测组件实时检测流道中流体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