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油夹套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248.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卢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8 | 分类号: | F17D1/18;F16L53/32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套管 系统 | ||
一种导热油夹套管系统,包括夹套管,夹套管包括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内管、套设在工艺内管外侧且用于输送加热介质的导热油外管,夹套管分多节设置且相邻两节夹套管之间的工艺内管相互连通、导热油外管相互连通;夹套管的首节通过导热油供油总管与导热油供油站连接,夹套管的末节通过导热油回油总管与导热油回油站连接,两节相邻所述夹套管之间导热油的流通通过外部连接管道进行,外部连接管道的两端与两节相邻夹套管的对应的导热油外管连通,导热油外管中的导热油与工艺内管的工艺介质流向相反。本发明可减少石化装置内加热系统的初始投资和操作费用,满足不同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要,操作安全性高于水和蒸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装置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油夹套管系统。
背景技术
夹套管是用来加热流体或维持流体温度的一种特殊保温管道,它能够保持管道内输送流体的流动性和温度,有效防止输送流体在输送过程中的凝结和固化。
在部分石化装置中,如溶剂脱沥青装置等,存在部分以沥青为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由于沥青介质粘稠、软化点温度高,在该工艺介质输送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蒸汽夹套伴热、蒸汽伴热管+导热胶泥伴热、电伴热等几种伴热方式,保证工艺介质的流动性。
导热油作为工业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好。以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
1、在接近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大大降低高温加热系统的操作压力和安全要求,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
2、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冷却的工艺需要,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降低系统和操作的复杂性;
3、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减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减少加热系统的初始投资和操作费用;
4、由于导热油系统在常压条件下工作,故其操作安全性要高于水和蒸汽系统。
因此导热油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在石油化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将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热油夹套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导热油夹套管系统,包括夹套管,夹套管包括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内管、套设在工艺内管外侧且用于输送加热介质的导热油外管,夹套管分多节设置且相邻两节夹套管之间的工艺内管相互连通、导热油外管相互连通;夹套管的首节通过导热油供油总管与导热油供油站连接,夹套管的末节通过导热油回油总管与导热油回油站连接,所述夹套管每隔60米重新与导热油供油站、导热油回油站连接;两节相邻所述夹套管之间导热油的流通通过外部连接管道进行,外部连接管道的两端与两节相邻夹套管的对应的导热油外管连通,外管连接管道分为多节管子且相邻两节管子之间可拆卸连接并相互连通,外管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排空外管内加热介质的外管排液口;导热油外管中的导热油与工艺内管的工艺介质流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内管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合金钢无缝钢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导热油外管材质为无缝碳钢管。
进一步的,每节所述夹套管长度不超过6米。
进一步的,每节所述夹套管中的工艺内管与导热油外管同一侧的端部同时焊接在同一个夹套法兰上,相邻两节夹套管之间通过夹套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外管外部焊接有加强管接头,加强管接头与用于输送加热介质的外部连接管道连接,外部连接管道的首、末端分别与导热油外管上对应的加强管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连接管道包括连通为一体的管子、外管连接法兰、弯头、三通,每节管子的两端焊接有外管连接法兰,相邻两节管子通过外管连接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泽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