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体皮立体植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2032.4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泉;温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322 | 分类号: | A61B17/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吴金水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体 立体 植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体皮立体植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手术部位及创面大小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及体位;清除坏死组织;使用锥体皮取皮器将创面切成锥体波浪面,并对锥体波浪面止血,以及对创面进行冲洗;使用锥体皮取皮器按创面所需切取锥体皮;将所取锥体皮对应嵌入锥体波浪面,固定后适当加压包扎。锥体皮可以较好地在创面的锥体波浪面内与断层组织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移植的锥体皮片与创面内受皮区的断层组织连接平面的方向来减少移植皮片的挛缩,同时在建立多平面受皮面的同时增加移植皮片真皮携带量,可达到最大限度减少移植皮挛缩、提高愈合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锥体皮立体植皮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烧伤整形领域,自体皮植皮术是一项主要的治疗手术术式。自从1985年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植皮法的微粒皮植皮法为烧伤临床提供了革命性的发展以后,到现在植皮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目前自体皮植皮术可分为全厚皮植皮法、断层皮植皮法(又按照厚度分为刃厚皮植皮法和中厚皮植皮法)以及微粒皮植皮法。由于自体皮移植本质就是患者自身“拆东墙补西墙”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不得不需要兼顾受皮区和供皮区的得与失。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刃厚皮植皮法和微粒皮植皮法由于供皮区损伤小,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许多临床医生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大面积患者植皮术后,刃厚移植皮片的挛缩要比微粒皮的挛缩严重得多。
我们通过总结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以及我们自己所做的多项临床实践后发现:刃厚移植皮片的挛缩要比微粒皮的挛缩严重的机理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移植皮片与受皮组织接触平面方向的影响;2)自体真皮组织嵌入修复组织中时可以通过自体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抑制瘢痕增生减轻皮片挛缩;3)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修复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等过程,修复细胞是创面修复的主体。因此,我们提出了锥体皮立体植皮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体皮立体植皮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手术部位及创面大小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及体位;
步骤S2:清除坏死组织;
步骤S3:使用锥体皮取皮器将创面切成锥体波浪面,并对锥体波浪面止血,以及对创面进行冲洗;
步骤S4:使用锥体皮取皮器按创面所需切取锥体皮;
步骤S5:将所取锥体皮对应嵌入锥体波浪面,固定后适当加压包扎。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步骤S31:使用手术刀在创面上切割出多个呈锥体状的受皮切口;
所述步骤S4还包括步骤S41:取得所述锥体皮后,再切取所述锥体皮上的锥体皮条;步骤S42:使用锥体皮粒成型器将所述锥体皮条切割成多个锥体皮粒;
所述步骤S5中还包括步骤S51:将所取锥体皮粒对应嵌入呈锥体状的受皮切口,固定后适当加压包扎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锥体皮取皮器包括承载板、握把、锥体切刀,所述握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所述锥体切刀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所述锥体切刀的一端壁上设置有切割刃。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握把内设置有电机、电池模块,所述握把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体皮取皮器
- 下一篇:设备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