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性参数连续可变的滚子行星排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1933.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涛;梁丽;刘圣帧;李超;吴杰;胡红;梁剑;王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0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性 参数 连续 可变 滚子 行星 传动系统 | ||
1.一种特性参数连续可变的滚子行星排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滚道轴(19)、外滚道轴(18)、从动架轴(8)、可变特性参数行星排、调速齿轮排和壳体(20);
所述壳体(20)为滚子行星排传动系统的壳体;
所述可变特性参数行星排包括:内滚道、外滚道、左连杆(15-1)和右连杆(15-2)、行星滚子(16)、行星滚子从动架(5)、从动环(4)、滚珠花键(3)、碟形弹簧(2)、滚珠丝杠(17);
内滚道分为左内滚道(7-1)和右内滚道(7-2)、左内滚道(7-1)轴向固定,周向与内滚道轴(19)同步转动;右内滚道(7-2)通过滚珠花键(3)轴向移动,周向与内滚道轴(19)同步转动;碟形弹簧(2)位于右内滚道(7-2)右侧提供弹力保持右内滚道(7-2)的既定位置;
外滚道分为左外滚道(6-1)和右外滚道(6-2)、左外滚道(6-1)和右外滚道(6-2)之间为滚珠丝杠(17);左外滚道(6-1)能够周向转动,轴向固定,且左外滚道(6-1)与左连杆(15-1)固定连接;右外滚道(6-2)能够周向转动和轴向移动,右外滚道(6-2)可相对右连杆(15-2)轴向移动,右外滚道(6-2)与右连杆(15-2)一同转动,且在外滚道产生转速差时在滚珠丝杠(17)的作用下驱使右外滚道(6-2)轴向移动;
所述行星滚子(16)周向均布在由内滚道、外滚道构成的腔体内,每个行星滚子(16)之间布置有从动环(4),从动环(4)安装在行星滚子从动架(5)上,行星滚子从动架(5)与从动架轴(8)固定连接,从而行星滚子(16)、从动环(4)、行星滚子从动架(5)、从动架轴(8)一起绕从动架轴(8)的轴线转动;
左内滚道(7-1)、右内滚道(7-2)、左外滚道(6-1)、右外滚道(6-2)、行星滚子(16)、行星滚子从动架(5)组成一个行星排,行星排特性参数就成了行星滚子(16)与外滚道、内滚道的接触点分别到内滚道轴线的两个距离之比;
调速齿轮排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右太阳轮(1-1)、左太阳轮(1-2)、左大齿圈(13-1)、右大齿圈(13-2)、左行星架(12-1)、右行星架(12-2)和行星齿轮;
所述左太阳轮(1-2)与左连杆(15-1)、左外滚道(6-1)固定连接,左太阳轮(1-2)安装在从动架轴(8)上,轴向固定,周向可相对从动架轴(8)转动;
所述右太阳轮(1-1)与右连杆(15-2)、右外滚道(6-2)、外滚道轴(18)固定连接,右太阳轮(1-1)安装在内滚道轴(19)上,轴向固定,周向可相对内滚道轴(19)转动;
所述左大齿圈(13-1)和右大齿圈(13-2)连接,且同步转动,左大齿圈(13-1)和右大齿圈(13-2)安装在壳体(20)上不可轴向移动,可周向转动;
所述行星齿轮分为左行星齿轮(14-1)和右行星齿轮(14-2);左行星齿轮(14-1)安装在左行星架(12-1)上,与左大齿圈(13-1)和左太阳轮(1-2)啮合,且轴向固定;
右行星齿轮(14-2)安装在右行星架(12-2)上,与右大齿圈(13-2)和右太阳轮(1-1)啮合,且轴向固定;
所述电机传动组件包括:左电机(9-1)、右电机(9-2)、左电机齿轮(11-1)、右电机齿轮(11-2)、左行星架齿轮(10-1)和右行星架齿轮(10-2);左电机(9-1)和右电机(9-2)转速相同,转向相反;左电机齿轮(11-1)安装在左电机(9-1)的轴上,左行星架齿轮(10-1)安装在左行星架(12-1)上,且轴向固定,左电机齿轮(11-1)和左行星架齿轮(10-1)啮合传动;右电机齿轮(11-2)安装在右电机(9-2)的轴上,右行星架齿轮(10-2)安装在右行星架(12-2)上,且轴向固定,右电机齿轮(11-2)和右行星架齿轮(10-2)啮合传动;
所述左外滚道(6-1)和右外滚道(6-2)分别通过左连杆(15-1)和右连杆(15-2)与调速齿轮排的左太阳轮(1-2)和右太阳轮(1-1)连接,左行星架(12-1)和右行星架(12-2)上分别装左行星架齿轮(10-1)和右行星架齿轮(10-2),且左行星架齿轮(10-1)和右行星架齿轮(10-2)分别与左电机齿轮(11-1)和右电机齿轮(11-2)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9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