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变材料与嵌入式冷管锂电池及热管理、失控抑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924.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松;巩译泽;陈现涛;贺元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9;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材料 嵌入式 锂电池 管理 失控 抑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材料与嵌入式冷管锂电池及热管理、失控抑制系统,其中,锂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外围包覆有相变材料,且电池本体可沿相变材料自由进行取出或插入,所述相变材料在靠近电池本体内侧面嵌入冷管。本发明利用冷管嵌入相变材料组合的方式对锂电池进行散热,该组合与电池表面贴合,嵌入的冷管与电池表面贴合,该组合便于锂电池取出与插入;本发明正常工作下,在电池表面温度未达到热失控临界温度,使用冷风在冷管中进行循环散热,冷风可使用飞机上压气机进行引气;本发明正常工作下,在电池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热失控临界温度,或有烟气放出时,使用液氮在冷管中进行强力循环散热,避免热失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材料与嵌入式冷管锂电池及热管理、失控抑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航空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峻,由此引发了各类多电/全电飞机的广泛发展。而目前,锂电池因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及使用寿命,已成为各种多电与全电飞机动力装置的主要候选电源。但电池自身的热不稳定性,以及电池在过充、过放、短路等异常情况下的热量释放,易导致电池因温度过高而热失控,造成起火燃烧,严重威胁电池系统及飞机的运行安全。为了均衡电池系统中各单体的温度均匀性,提升电池使用性能,同时避免电池因产热而导致热堆积问题,就需要为锂电池动力装置配备电池热管理系统。
现有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大体可分为三种:风冷散热、液冷散热、相变材料散热。其中,相变材料散热是一种化学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一种散热方式。相变材料是一种功能性材料,通过利用自然界能量进行能量存储和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改变自身的物理状态。相变材料在相变完成前自身的温度几乎维持不变,具有宽温度平台,可以吸收或释放相当大的潜热。
当前,缺少一种良好的航空锂电池散热的电池热管理及热失控抑制系统,使航空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合理的电池温度,同时在电池热失控发生前对电池进行强力降温,保证电池使用安全。
现有技术一:专利申请号为“202020375780.9”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如图1-3所示,其技术方案为:锂电池箱体模块7和空调系统的室内换热器5通过制冷剂并联,夏季高温工况下,锂电池箱体框架9内的相变材料吸收锂电池放电过程产生的热量,维持锂电池温度在合适工作温度范围内,当检测到锂电池温度超过40℃时(注: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点为40℃,如锂电池温度超过40℃,则表明相变材料已经基本融化不再具有吸热能力),电磁阀A6和电磁阀B8打开,低温液态制冷剂通入锂电池箱体7内,在紫铜管10内蒸发吸收热量,降低相变材料的温度,相变材料逐渐由液态变成固态,恢复吸热能力,从而抑制锂电池温度的继续上升;冬季低温工况下,锂电池箱体7先利用锂电池外部加热技术使锂电池和相变材料达到40℃,相变材料完全融化,并在箱体7外层进行相应的保温措施,当检测到锂电池温度低于20℃时,电磁阀A6和电磁阀B8打开,高温气态制冷剂通入锂电池箱体7内,在紫铜管10内冷凝放热,提升相变材料的温度,相变材料逐渐由固态变成液态,恢复放热能力,从而防止锂电池温度继续下降。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为:
该系统只使用相变材料进行散热,散热效果稍差;在电池表面温度达到或超过热失控温度界限值时,没有强制散热方式对锂电池表面温度进行散热,避免电池热失控发生;没有相关阻隔方式对电池热失控电池的火焰传播进行阻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