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920.4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袁鹏;张强;王超;孙俊杰;李欣蔚;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侯景明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深度 调峰消纳 煤耗 联合 约束 机组 优化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网稳态运行领域,尤其涉及考虑“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约束条件;算例求解及结果分析。本发明能够满足日益增大的调峰需求,从火电企业、风电企业和社会多角度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性,充分考虑当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及煤耗成本控制策略,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统筹安排风电机组接入系统后各火电机组协调运行方案。能够大幅降低火电机组运行成本,减少火电机组系统能耗和燃油污染物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稳态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一般指正常运行的机组出力和运行机组的最小技术出力之差,系统运行中该差额需要满足系统负荷峰谷差的要求。调峰能力与系统中各类型机组的容量及调节能力密切相关,并受负荷峰谷差、联络线功率调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风电出力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风电并网会加大系统负荷峰谷差,系统调峰压力越来越重。我国火电机组容量占比过大,电源结构不合理,规模化风电并网后增加的调峰任务主要由火电机组承担,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大,社会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日益增大的调峰需求,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次数和调峰深度不断增加,然而处于深度调峰阶段的火电机组使运行成本效率大幅下降,其运行成本不但包含燃料等显性成本,还包含一些隐性成本。
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一方面,火电机组运营商深度调峰的意愿不足,特别是深度调峰意愿不足;另一方面,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将大幅增加系统能耗和燃油污染物排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考虑当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及煤耗成本控制策略,统筹安排风电机组接入系统后各火电机组协调运行方案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考虑“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目标函数;
步骤2.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约束条件;
步骤3.算例求解及结果分析。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建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消纳-煤耗”联合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包括:
考虑风电并网后对系统调峰的影响,建立考虑常规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的模型;
设调度周期为24小时,系统中调度的机组数为n,且每个调度时间点的负荷设置为Plt,表示t时刻供电负荷总功率,要求系统满足机组组合最大调峰能力和24小时内任意时刻发电成本最低的原则;
多目标函数如下:
且
式中:αi=(Pimax-Pimin)/Pi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临床用微型清洗装置
- 下一篇:带气囊伞帽的旋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