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蓄电池的充电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31809.5 | 申请日: | 202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继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继兴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 地址: | 331409 江西省吉安市峡***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蓄电池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蓄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横板、绝缘板、铜杆、弧片和充电器;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横板平行于底座,且横板通过支柱支撑固定在底座上方,支柱为四个,且四个支柱等距分布,设置在底座与横板之间,绝缘板平行于底座和横板,支柱可滑动的贯穿绝缘板。本发明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三个支槽,且上方的绝缘板竖向固定有铜杆,使铜杆底部外圈同时固定弧片,铜杆和弧片均与充电器连接,在使蓄电池置于支槽内,可以根据其接电端子间距对铜杆距离调整,同时弧片和铜杆可以与凸起和内凹的接电端子均紧密接触,避免对接电端子的磨损,同时充电时不易脱落,能够使用更多的蓄电池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蓄电池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蓄电池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在蓄电池维护时,需要对其补充电池液并充电,现有技术在对蓄电池充电时,使蓄电池被放置后,使充电的导线通过电瓶夹连接至蓄电池的正负极,然而在连接时,不仅会对接电端子造成较大的磨损,同时连接后电瓶夹易从不同形状接电端子上脱落,导致无法正常充电,此外,部分蓄电池的接电端子为内凹型结构,使用电瓶夹无法使充电器的导线连接至蓄电池的正负极,使得无法对蓄电池充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蓄电池的充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蓄电池的充电装置,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三个支槽,且上方的绝缘板竖向固定有铜杆,使铜杆底部外圈同时固定弧片,铜杆和弧片均与充电器连接,在使蓄电池置于支槽内,可以根据其接电端子间距对铜杆距离调整,同时弧片和铜杆可以与凸起和内凹的接电端子均紧密接触,避免对接电端子的磨损,同时充电时不易脱落,能够使用更多的蓄电池充电,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蓄电池的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横板、绝缘板、铜杆、弧片和充电器;所述横板横向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横板平行于底座,且横板通过支柱支撑固定在底座上方,支柱为四个,且四个支柱等距分布;
所述绝缘板横向设置在底座与横板之间,绝缘板平行于底座和横板,支柱可滑动的贯穿绝缘板,绝缘板上方的支柱外圈套置有抵触弹簧,抵触弹簧的下方抵触在绝缘板上方表面,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支槽,支槽为三个,且三个支槽分别置于相邻的两支柱之间;
所述支槽上方的绝缘板表面横向开设有横槽,横槽为三个,横槽的内部两侧竖向可滑动贯穿有铜杆,且每个横槽内竖向贯穿有两个铜杆,铜杆的顶部焊接固定有铜片,所述绝缘板上方的铜杆外圈套置有可滑动的上抵片,绝缘板下方的铜杆外圈套置有可滑动的下抵片,上抵片和下抵片均抵触在绝缘板的表面,下抵片下方的铜杆外圈环绕固定有支撑片,上抵片与铜片之间的铜杆外圈套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抵触在铜片和上抵片表面,下抵片与支撑片之间的铜杆外圈套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抵触在下抵片和支撑片的表面,铜杆的底部设置有触点;
所述弧片位于铜杆的正下方,且弧片的截面为弧形,弧片的中部开设有通口,通口连通弧片的上方和下方,通口上方的弧片外圈环绕固定有环筒,且环筒套置在铜杆的下方外圈,所述支撑片的下方外圈套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上方固定在支撑片的下方,且第三弹簧的下方固定在弧片的上方表面;
所述充电器为三个,且三个充电器分别安装在支槽正上方的横板表面,充电器的正极和负极通过第一导线与其下方两侧铜杆上方的铜片电性连接,铜片通过第二导线与下方的弧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槽的内部表面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在支槽的表面,橡胶垫的厚度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继兴,未经姚继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幼龄茶树绿色高效除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