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吊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506.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66;B66C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朱巧博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吊装 工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吊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要吊装的电动机(10)设置有能够在吊装过程中使用的多个孔(11),电动机吊装工具(100)设置有以下机构:夹取机构(110),其设置有支撑框架(111)、从支撑框架竖直地向下延伸的至少一对夹取爪(113),夹取爪(113)构造成要被接合至电动机(10)的对应孔(11),每对夹取爪(113)中的两个夹取爪能够彼此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便分别夹取或释放电动机(10);定位机构,其设置有定位框架(121)、和安装至定位框架(121)上且从定位框架竖直地向下延伸的多个定位支脚(123),定位支脚构造成要被定位到在安装对象上选取的多个基准定位部位处,并且定位框架(121)能够相对于夹取机构(110)竖直地上下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吊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从包装箱内按顺夹取电动机并将电动机转移并放置在目标安装部位(例如,电动车的前桥桥架)处的吊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一种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在许多机械或工具(例如,电动车)中广泛地使用电动机作为驱动设备。电动机可能重达数百斤。通常,需要从装有多个电动机的包装箱内逐个地取出电动机并将电动机转移到目标安装部位处。以往,需要先将电动机逐个地从包装箱内分包出来再转移并安装到目标安装部位处,这很费时费力。此外,在将电动机预装配到预定安装部位(例如,电动车的前桥桥架)的过程中,现有吊具和吊装方法无法保证电动机的姿态,操作人员需要反复试探才能正确地定向发动机,这使得操作时间长,并且容易造成零件损坏。而且,电动机至车前桥桥架的装配往往需要以毫米级别的定位精度进行,现有吊具和吊装方法无法保证装配精度和操作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吊装工具,要吊装的电动机设置有能够在吊装过程中使用的多个孔,电动机吊装工具构造成能够夹取电动机以及能够将夹取的电动机转移并搁置到安装对象的预定安装部位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吊装工具设置有以下机构: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设置有支撑框架、从支撑框架竖直地向下延伸的至少一对夹取爪、和用于操作夹取爪的第一操作杆件,夹取爪构造成要被接合至电动机的对应孔内以夹取电动机,每对夹取爪中的两个夹取爪能够通过操作第一操作杆件而相对于彼此靠近或远离地移动,以便分别夹取或释放电动机;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定位框架、和安装至定位框架上且从定位框架竖直地向下延伸的多个定位支脚,所述多个定位支脚构造成要被定位到在安装对象上选取的多个基准定位部位处,并且所述定位框架能够相对于夹取机构竖直地上下移动。利用本发明的电动机吊装工具,即使在操作空间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造成损伤的情况下从包装箱内按一定的顺序取出重达数百斤的电动机,并且能够将电动机转移并高精度地搁置在目标安装部位处。与以往的装配相比,利用本发明的电动机吊装工具极大地降低了操作时间,例如降低65%的操作时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动机吊装工具还设置有安全机构,所述安全机构设置有可枢转地连接至夹取机构的第一操作杆件上的第二操作杆件,所述第二操作杆件能够相对于第一操作杆件与第一操作杆件的操作方向正交地枢转,在第二操作杆件上卡接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构造成能够被插入到固定地连接至支撑框架上的锁定板中的任一锁定孔内,当锁定杆位于任一锁定孔内时,不能够操作第一操作杆件。利用该安全机构,能够在夹取电动机的过程中防止夹取机构的夹取爪突然靠近而碰伤电动机,并且能够在转移和安装电动机的过程中防止夹取的电动机意外地脱落。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安全机构还设置有固定地连接至第一操作杆件上的锁定销,所述锁定销构造成能够在第二操作杆件的上方相对于第二操作杆件横向地突出以阻止扳动第二操作杆件、并且能够相对于第二操作杆件后撤以允许扳动第二操作杆件。利用该锁定销,能够进一步防止意外地操作第二操作杆件和第一操作杆件。锁定销优选是弹簧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