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张器外露创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1496.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泉;温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吴金水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器 外露 创面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张器外露创面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先放出扩张囊内的水;步骤二:确切清除所述扩张囊内的异物、积血、积液、坏死组织;步骤三:在扩张器底面留置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的出口选择在离破口最近的所述扩张器边缘外约1cm处的正常皮肤处,所述负压吸引管的外端连接负压装置;步骤四:扩张器外露创面基底面与扩张器之间设置碳纤维敷料;步骤五;步骤六;步骤七。该创面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碳纤维与人体组织的高亲和性既能够将创面组织与扩张器异物隔离,又能够通过形成碳纤维‑人体组织复合体确切修补外露处薄弱破损皮肤,可以修复以往不能修复的扩张器外露创面,有效挽救扩张皮瓣,从而完成扩张皮瓣的治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整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张器外露创面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整形外科中,因为扩张皮瓣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与受区皮肤色泽、质地接近的全厚皮肤,且较植皮术减少了供皮区的损伤,所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 soft tissueexpansion)简称皮肤扩张术已经成为整形修复治疗中被广泛使用的技术。但是,扩张器埋置后的一期并发症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发生率约在10-70%,而面对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的扩张皮瓣的破裂、扩张器外露,医生往往束手无策。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时候只能提前取出扩张器,很难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所以如何处理扩张器外露后的皮肤破损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扩张器外露创面修复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张器外露创面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先放出扩张囊内的水,使扩张皮瓣张力减小;
步骤二:确切清除所述扩张囊内的异物、积血、积液、坏死组织,碘伏浸泡囊腔,百克瑞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三遍;
步骤三:在扩张器底面留置负压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管的出口选择在离破口最近的所述扩张器边缘外约1cm处的正常皮肤处,所述负压吸引管的外端连接负压装置;
步骤四:扩张器外露创面基底面与扩张器之间设置碳纤维敷料,大小超过创缘约1cm,以保证碳纤维敷料与创缘内侧组织贴附良好;
步骤五:使用所述负压装置抽出所述囊腔内的空气直至达到负压,再调节负压装置的负压;
步骤六:根据创面感染情况进行冲洗、维持负压引流、全身抗感染以及局部抗感染治疗;
步骤七:缝合线可于创口愈合后拆除,而所述负压吸引管可根据扩张囊腔感染的程度选择拔除或不拔除。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三中所述负压吸引管通过皮下隧道穿出并固定,所述负压吸引管位于囊腔内的一段管壁上设置有引流孔,所述负压吸引管位于出口外的长度为10cm-30cm;
还可以设置与所述负压吸引管平行的冲洗管,所述冲洗管的外端连接有冲洗装置。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步骤四中在放置所述碳纤维敷料前先将缝合线依次布好,预留长线尾,放入所述碳纤维敷料之后再依次打结封闭创面的创口。
优选的是,其中,封闭所述创口前将其两端的自体组织外翻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体皮粒成型器
- 下一篇:沼液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及其样品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