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挤主梁、叶片及叶片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1465.8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莫毓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1/04 | 分类号: | B29B11/04;B29C39/10;B29L31/00;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文丽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挤主梁 叶片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挤主梁、叶片及叶片的制作方法,该拉挤主梁,包括芯材块和多层堆叠设置的拉挤板层,每层拉挤板层包括多个拉挤板,多层拉挤板层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芯材块,芯材块与拉挤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层限位台阶,多层限位台阶与多层拉挤板层一一对应定位适配。本发明通过设置芯材块和多层堆叠设置的拉挤板层,每层拉挤板层包括多个拉挤板,多层拉挤板层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芯材块,芯材块与拉挤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层限位台阶,多层限位台阶与多层拉挤板层一一对应定位适配,实现芯材块对拉挤板的限位,防止拉挤板发生侧移,同时,容易实现拉挤板的堆叠,定位准确,提高拉挤主梁整体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挤主梁、叶片及叶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的主要部件,叶片由上下壳体、主梁和腹板组成,主梁作为承力部件。随着叶片的长度不断增加,主梁承受的载荷也越来越大,对主梁的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拉挤板材作为一种叶片使用的新型材料,性能优于灌注工艺,可达到较高的力学性能,满足叶片刚度增加的要求。
通常情况,拉挤板材需要堆叠,而堆叠放入壳体模具时,定位不够准确,堆叠铺放不够稳定。拉挤板平铺在壳体模具,平铺结构的拉挤板控制精度较高,不易实现,堆叠的结构不够稳定,容易侧移,而且堆叠在厚度方向上没有定位,只能依靠平铺的方式堆叠上去,也容易产生拉挤板层与层之间的间隙,造成富树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挤主梁、叶片及叶片的制作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挤板主梁堆叠容易发生侧移、定位不准确的缺陷,实现拉挤板的稳定堆叠,定位精准,保证拉挤主梁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挤主梁,包括芯材块和多层堆叠设置的拉挤板层,每层所述拉挤板层包括多个拉挤板,多层所述拉挤板层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所述芯材块,所述芯材块与所述拉挤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多层限位台阶,多层所述限位台阶与多层所述拉挤板层一一对应定位适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相邻两层所述拉挤板层的所述拉挤板错缝堆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沿所述拉挤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拉挤板的侧楞位置均设有圆倒角。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所述限位台阶的宽度为所述拉挤板的宽度的一半,所述限位台阶的高度与对应的所述拉挤板层的厚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相邻两层所述拉挤板层的所述拉挤板的个数差为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包括叠设的第一组拉挤板和第二组拉挤板,所述第一组拉挤板包括多层堆叠设置的所述拉挤板层,所述第一组拉挤板的多层所述拉挤板层的宽度沿竖直方向依次增加,所述第二组拉挤板的多层所述拉挤板层的宽度沿竖直方向依次减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所述第一组拉挤板的最上层的所述拉挤板层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组拉挤板的最下层的所述拉挤板层的宽度相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拉挤主梁,所述拉挤板的长度与所述芯材块的长度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叶片,包括壳体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拉挤主梁,所述拉挤主梁设于所述壳体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叶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芯材块按设定间距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芯材块对应的所述限位台阶之间依次铺设所述拉挤板,构成多层所述拉挤板层,制得所述拉挤主梁;
用捆绑件捆绑所述拉挤主梁,并装配于所述壳体内或主梁模具内;
将所述拉挤主梁与所述壳体内的壳体玻纤和芯材一体灌注;或将所述拉挤主梁放于所述主梁模具中预制,再将预制后的所述拉挤主梁与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内的壳体玻纤和芯材一起灌注,制得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电子设备
- 下一篇:基于反馈线性化与预测控制的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