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光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326.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75/06;C08K9/04;C08K3/36;C08J5/18;B32B27/40;B32B27/18;B32B33/00;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17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透光膜包括TPU薄膜和补偿膜;所述TPU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催化剂、扩链剂和多巴胺改性二氧化硅的组合;通过添加特定份数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以及多巴胺改性二氧化硅,可以有效提高所述TPU薄膜的机械性能,与补偿膜进行复合,进而得到了一种兼具优异机械性能和较高透光率的透光膜,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可以解决产品的各向异性和失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热塑性聚氨脂)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耐磨性和回弹力都优于普通聚氨酯和PVC材料,耐老化性优于橡胶,是替代PVC和PU的理想的材料。热塑性聚氨脂用途很广泛,例如可用于鞋类、成衣类、医药类、国防用品、运动用品和工业用品材料以及电线电缆外护套材料等,还有如手机按键、塑料充气玩具、床单、桌巾、浴帘、家具用布、围裙、钢琴、电脑键盘和覆膜面料及内里材料等其他用途。将其和补偿膜制备成复合材料,可适用于电子产品的表面膜。
目前,关于TPU材料的报道和研究有很多。CN108059823A公开了一种具有热自修复的TPU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PU材料的原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成分:二异氰酸酯50~60份、多元醇35~50份、石墨烯0.002~0.1份、碳纳米管0.002~0.2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5~1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30份、扩链剂2~8份、催化剂0.1~10份。该TPU材料通过引入碳纳米管,优化了材料自修复能力。CN104140517A公开了一种高透明不黄变TPU材料,主要包含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小分子二醇扩链剂、无定形高分子多元醇、线性高分子多元醇等成分。该发明所述的TPU材料具有高透明不黄变的特点,透光率可达到95%,耐黄变等级可达到5级。CN111320936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触控屏幕的全贴合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全贴合光学胶采用包括EVA,EMA,POE,PE,TPE,TPO,TPU,EPDM弹性体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料为基料,按照弹性体基料总重量为100份,所述光学胶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光引发剂0~5份、热引发剂0~5份、多官能团交联剂0.05~5份、抗氧化剂0.01~2份、光稳定剂0.01~2份、增粘剂0.1~3份。该光学胶应用于触摸屏、液晶屏和裸眼3D的全贴合领域,不但具有收缩率低、粘接能力强、密封效果好、贴合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耐水解性能和耐候性能等。
但是,采用上述TPU材料制备得到的透光膜的机械性能不足,且透光率仍有待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机械性能优异且具有较高透光率的透光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透光膜包括TPU薄膜和补偿膜;通过选择特定份数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搭配聚酯多元醇,并且添加特定份数的多巴胺改性二氧化硅,使得所述TPU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透光率,将所述TPU薄膜和补偿膜复合,得到了一种兼具优异缓冲、减震效果,且透光率较高的透光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透光膜,所述透光膜包括TPU薄膜和补偿膜;所述TPU薄膜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