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路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30458.6 | 申请日: | 202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覃良昊;张博;黎运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B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具有 机床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路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气路结构包括:主轴箱;主轴,安装于主轴箱;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缸的驱动端与主轴箱连接;第二活塞缸,与第一活塞缸设置在主轴箱的相对两侧,第二活塞缸的驱动端与主轴箱连接;第一管路,第一活塞缸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一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管路,第二活塞缸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本发明的气路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床的Z轴负载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路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产品可运用数控机床进行机加工,在传统机加工行业中,立式加工中心Z轴会在垂向进给轴运动的过程中因为驱动惯量、运动控制精度、机械装配精度等因素,Z轴负载压力会实时变化,当负载过大而未采取有效的平衡方式,Z轴在垂向进给的过程中产生噪音、微振动等现象,会对所用的Z轴伺服电机模块产生损耗,长期负载过大同时影响加工精度、机械自身装配精度。对此需要配以较大的重量,配置相应的平衡装置,机床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当前在机床设计中,对于立式加工中心Z轴常用的平衡方式有三种:氮气平衡、配重平衡、电机抱闸平衡。其中,氮气平衡方式具有重量轻、与其他平衡方式相比可提升机构运动速度、进给运动平稳、结构简单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多数的立式加工中心。不足之处在于,通常会配置两个气缸、置于垂向进给轴左、右两侧,当左、右侧气缸内部压力不相等时,会产生内部压力差反映到Z轴运动中,在数控系统中显示Z轴负载率过大,从而导致无法保证精度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路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床的Z轴负载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路结构,包括:主轴箱;主轴,安装于主轴箱;第一活塞缸,第一活塞缸的驱动端与主轴箱连接;第二活塞缸,与第一活塞缸设置在主轴箱的相对两侧,第二活塞缸的驱动端与主轴箱连接;第一管路,第一活塞缸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一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管路,第二活塞缸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第二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为调压阀;和/或,第二控制阀为调压阀。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具有第一调节旋钮和第一刻度表,第一调节旋钮用于调节第一控制阀的开度,第一刻度表用于显示第一控制阀处的压力;和/或,第二控制阀具有第二调节旋钮和第二刻度表,第二调节旋钮用于调节第二控制阀的开度,第二刻度表用于显示第二控制阀处的压力。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活塞缸的第一进气口连接且相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活塞缸的第二进气口连接且相连通;第二控制阀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气路结构还包括:氮气源,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进气口的一端与氮气源相连通;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进气口的一端与氮气源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还包括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与第一活塞缸的第一出气口连接且相连通;第三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膨胀阀。
进一步地,第二管路还包括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与第二活塞缸的第二出气口连接且相连通;第四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膨胀阀。
进一步地,气路结构还包括:储气瓶,第三连接管远离第一出气口的一端与储气瓶连接且相连通;第四连接管远离第二出气口的一端与储气瓶连接且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床,包括气路结构,其中,气路结构为上述的气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0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