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立式成缆回转的支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0125.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平;唐敏;张建;薛亮;李尚伟;程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立式 回转 支承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立式成缆回转的支承机构。本发明包括:转盘主体,所述转盘主体上分布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下方设有轨道面;回转支承,所述转盘主体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上,所述回转支承外周设有外齿圈;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回转支承旋转;底座,所述回转支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本发明支承机构用外齿圈的回转支撑代替原有的内圈滚轮和中心调心滚子轴承,且根据主转盘上的径向载荷的分布情况合理布置滚轮的数量,减少了外圈的滚轮数量,简化了现场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提高了安装效率;回转支撑作为设备的主承载机构,滚轮作为辅助承载机构,减少了滚轮和轨道面的接触时间,延长了滚轮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滚轮的更换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制造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立式成缆回转的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海底电缆生产厂家所用的海底光电复合立式成缆机中,主转盘外圈滚轮下部设有主转盘外圈轨道,主转盘内圈滚轮下部设有主转盘内圈轨道,主转盘中心设有调心滚子轴承;上述内圈和外圈滚轮都是在安装直径方向上均布,由于滚轮数量多,现场安装和调试工作量大;此外,在实际中,所有滚轮不可能位于一个水平面上,导致滚轮受力不均,当个别滚轮磨损严重,需要经常更换,影响开机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立式成缆机中用于回转的支承机构需要的滚轮数量多、难以保证位于一个水平面上导致受力不均而易磨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立式成缆回转的支承机构,包括:转盘主体,所述转盘主体上分布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下方设有轨道面;回转支承,所述转盘主体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上,所述回转支承外周设有外齿圈;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回转支承旋转;底座,所述回转支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用于电机安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底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外齿圈相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主体上设有粗电缆承台与光单元承台,所述粗电缆承台与光单元承台在转盘主体的圆周方向上间隔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安装于粗电缆承台下端的第一滚轮组与安装于光单元承台下端的第二滚轮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均包括:滚轮座、安装于滚轮座上的滚轮安装支架、安装于滚轮安装支架且沿转盘主体旋转方向分布的两个小滚轮,所述滚轮安装支架由通过连接轴固定于滚轮座上的两块三角板组成,所述两个小滚轮与连接轴之间呈三角形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滚轮组的数量为六组,所述第二滚轮组的数量为两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部环形支撑、环形支撑主体,所述安装座连接于底部环形支撑上;所述环形支撑主体内圆周上设有环状凸起,所述底部环形支撑与环形支撑主体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环形支撑主体外圆周上;所述底部环形支撑与环状凸起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与回转支承之间设有液压刹车装置,所述液压刹车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板、刹车组件;所述支撑板设于第二加强筋上,所述支撑架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刹车组件设于支撑架上;所述刹车组件包括:调节架、液压筒、刹车片、调节臂,所述调节臂有上下分布的两个且均固定有刹车片,所述调节臂连接于两个调节架上,所述液压筒上连接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上下两个调节臂,所述刹车片用于夹紧回转支承的法兰边端从而对转盘主体进行制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转盘主体无承载时,所述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均和轨道面间设有预留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0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