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与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0124.9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洪;梁品洪;周昭瑞;罗勇;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99/00 | 分类号: | F16K99/00;B81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吴思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通道 输送 机构 微流控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包括:腔室,分别与至少两个通道连通;和滑动连接于腔室中的推杆,推杆的外周壁沿滑动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密封件,每两个相邻的密封件与外周壁之间形成一区,使得多个密封件与外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区;推杆还具有流道,流道的一端与腔室中的流体变化腔连通,另一端与至少一个区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推杆在腔室中滑动时,与流道连通的区依次与每一个通道连通。本发明还提供了微流控芯片。本发明能够解决如何在不改变动力传输机构的体积下提供多个动力传输通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输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与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在动力传输系统领域,传统的动力传输机构通常只能提供一个动力传输通道,例如气缸;这就使得动力传输机构的使用受到了很多的局限。因此,为了提高动力传输机构的综合性能,扩大应用场景;就如何在不改变动力传输机构体积的情况下,提供更多个动力传输通道进行改进,成为本领域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微型化理念大肆流行的今天,处于便携性的要求,很多需要动力传输机构维持工作的设备,比如微流控芯片,都逐渐朝着小型化的方向持续地进化,相应的,对结构体积的压缩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与微流控芯片,能够解决如何在不改变动力传输机构的体积下提供多个动力传输通道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包括:
腔室,用于分别与至少两个通道连通;和
滑动连接于所述腔室中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外周壁沿滑动方向依次设有多个密封件,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密封件与所述外周壁之间形成一区,使得所述多个密封件与所述外周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区;所述推杆还具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腔室中的流体变化腔连通,另一端与至少一个区中的其中一个连通;其中,
所述推杆在所述腔室中滑动时,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区依次与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中的每一个通道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可以通过所述多个通道分别进行动力传输,形成多个动力输送通道,为不同的装置提供动力。如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能够在不增加动力输送机构的数量或者体积的前提下,提供多个动力输送通道,为多个不同的装置提供动力。尤其是在微型化的结构(例如微流控芯片)中,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无疑能够带来更为突出的有益效果。换言之,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带多动力通道的动力输送机构可以应用于微流控领域,进一步地,可以用于微流控芯片中。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流体变化腔密封设置。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当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区与所述至少一个通道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时,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腔室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通道连通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通道口,
距离所述腔室的底部最近的通道口位于所述腔室的入口与距离所述腔室的底部最近的密封件之间。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每个通道的流通路径均与所述推杆的滑动路径垂直,当然,在某些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每个通道的流通路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技术方案中,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区中的两个密封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口中任两个相邻的通道口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区一次最多只能与一个通道连通,从而可以使得作业人员从所述至少一个通道中选择到需要的通道,同与所述流道连通的区连通,提供相应的动力传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0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