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0033.5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0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罗羽裳;杨友强;邵烈勇;张卓;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朗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C12P5/02;C12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混式厌氧 消化系统 调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涉及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技术领域,主要设备包括有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膨胀罐、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冷冻水箱、制冷机组和冷水泵,所述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内部设计盘管,且盘管出厌氧系统后通过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循环泵、膨胀罐及多个阀门、仪表等,所述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膨胀罐、循环泵及板式换热器二次侧通过盘管串联形成闭路循环,且各设备与盘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该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通过在盘管内通入热水和冷水的方式可实现便捷调温,循环泵能够为盘管内的水提供动力,使盘管内的水不断地流动,膨胀罐可用于平衡盘管内水量及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
背景技术
厌氧消化系统是对厨余垃圾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是中温湿式厌氧发酵,具体为:预处理——破碎制浆——厌氧消化产沼气。鉴于目前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中含油率增高,为更好的资源利用餐厨垃圾以及缓解厌氧消化系统的压力,目前主流工艺会对餐厨垃圾的滤液进行提油,提油后的滤液重新进入制浆系统。提油工艺需要将滤液升温至80℃-90℃左右,餐厨垃圾制浆后餐厨垃圾浆料的温度在50℃左右,而中温厌氧发酵系统的温度的在35℃-38℃。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在启动初期,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启动,均需要进行加温,罐内温度才能较快达到中温厌氧发酵温度。
现有的厌氧消化系统未本身考虑降温的问题,通常将降温的压力全部交给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而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降温的方式则主要是直接往餐厨垃圾浆料内添加常温自来水或中水,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对厌氧消化系统本身考虑的加热,主要是在罐外进行加热,不能适用于大型厌氧消化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厌氧消化系统未本身考虑降温的问题,通常将降温的压力全部交给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而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降温的方式则主要是直接往餐厨垃圾浆料内添加常温自来水或中水,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对厌氧消化系统本身考虑的加热,主要是在罐外进行加热,不能适用于大型厌氧消化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主要设备包括有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膨胀罐、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冷冻水箱、制冷机组和冷水泵,所述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内部设计盘管,且盘管出厌氧系统后通过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循环泵、膨胀罐及多个阀门、仪表等,所述中温厌氧消化系统、膨胀罐、循环泵及板式换热器二次侧通过盘管串联形成闭路循环,且各设备与盘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所述膨胀罐和冷冻水箱连接自来水管,且冷冻水箱另设置溢流口和出水口并与废液管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一次侧连接有蒸汽管道、废液管、冷水回水管和冷水出水管,且连接处采用阀门切换,所述制冷机组、冷冻水箱、冷水泵、板式换热器一次侧通过冷水出水管、冷水回水管形成闭路循环,且各设备与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可选的,所述该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包括以下两种调温方式:
(1)加热
158℃以下的蒸汽通入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将盘管内的水加热至60℃左右,盘管内充满热水在厌氧罐内盘旋并加热厌氧罐内浆料,通过厌氧消化罐自带的搅拌装置,将热量带入厌氧消化罐内各个位置,从而加热厌氧罐内浆料;
(2)制冷
启动冷冻机组制冷和冷水泵,使冷冻水箱内的水冷却至7℃-15℃左右,将7℃-15℃的冷冻水通入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将盘管内的水冷却至20℃左右,盘管充满冷水在厌氧罐内盘旋,将降低厌氧罐内浆料温度。
可选的,所述用于全混式厌氧消化系统的调温方法中(1)加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朗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朗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0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