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620.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涛;文辉;眭敏;杨玉丽;蔡联君;张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1M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其包括:真空箱,真空箱内用于容纳换热器,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冷凝部件,冷凝部件包括冷凝腔和分离部,分离部位于冷凝腔内;分离部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进入口和排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真空泵,真空泵的进口与排出口连通。使用本换热器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换热器的烘干除油方式的除油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空调的管翅式换热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挥发油,在焊接前需进行除油除水式烘干,防止出现蚁巢腐蚀,同时需进行检漏以防止系统泄漏。通常采用燃气燃烧或红外加热的方式对换热器进行烘干,再采用充氮气的检漏设备或充压缩空气和氦气的检漏设备进行系统检漏。
上述烘干、检漏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污染环境:挥发油在高温烘干下会裂解产生大量的笨、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且将笨、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果增加VOC尾气处理装置来对笨、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又会增加生产运行成本。
2、燃烧效率低:挥发油的沸点为170℃,常规烘干机需要加热至140~180℃或更高,导致能耗较大;且排放的尾气会带走较多的热量,造成能量浪费,热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3、烘干质量差:当烘干机温度过高时,换热器铜管容易发生氧化变色,或上下排铜管出现色差,影响外观和换热性能;当烘干机温度过低时,容易导致铜管内部油分不能有效烘干,造成蚁巢腐蚀隐患。
4、烘干和氦检为两个独立的工序,需要依次分别进行,导致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换热器的烘干除油方式的除油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其包括:真空箱,真空箱内用于容纳换热器,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冷凝部件,冷凝部件包括冷凝腔和分离部,分离部位于冷凝腔内;分离部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进入口和排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真空泵,真空泵的进口与排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换热器的出口和进入口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开关;和/或,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两个管口分别与第一开口和进入口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开关。
进一步地,分离部为管状,分离部的管腔形成分离腔,分离部的两个管口分别形成进入口和排出口。
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排液管,排液管与分离腔连通;收集部,收集部具有收集腔,排液管的出口与收集腔连通。
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的进口与真空泵的出口连通,以使真空泵内的气体经过排气管排出。
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在真空箱内;其中,加热部件为多个,多个加热部件分为多组,多组加热部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各组加热部件包括多个加热部件,各组加热部件的多个加热部件绕真空箱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可通断地连接,以向换热器内通入压缩空气;第一压力计,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并位于第一开关和换热器的出口之间的管段上。
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六管道,第六管道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可通断地连接,以向换热器内通入氦气;氦气检测部,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二开口,氦气检测部的进口与第二开口可通断地连接,以收集真空箱内的氦气,根据氦气检测部所收集的氦气量来判断换热器是否存在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