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器及吸烟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353.9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超;谢焰;郑赛晶;高峄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0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吸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器,用于夹持电子雾化器具,包括:托架,用于承载电子雾化器具;夹持机构,设置于托架上,用于夹持固定电子雾化器具;定位机构,与托架连接,用于固定夹持器,定位机构与夹持机构中至少一个能够沿托架的延伸方向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夹持器的通用性,降低了电子雾化产品的测试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夹持器的吸烟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持器及吸烟机。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产品,特别是新型烟草制品中的电子雾化烟(包括电加热卷烟和电子烟),往往需要使用吸烟机等检测装置对其进行气溶胶的产生、捕集和分析。在进行气溶胶的产生和捕集时,需要将电子雾化产品的抽吸端按照要求接入检测装置,相应的电子雾化产品的器具部分,即电子雾化器具需要配合着得到稳定的固定,以满足电子雾化产品的正常抽吸。
以电子雾化烟为例,在使用吸烟机产生和捕集气溶胶时,电子雾化烟的抽吸端需按照一定位置要求插入吸烟机烟支夹持器,相应的电子雾化烟烟具需要以某种合适的空间位置与吸烟机相联系,并保持相对固定,以保证电子雾化烟正常抽吸。
发明内容
申请人发现,由于实际应用中电子雾化器具的规格多种多样,现有吸烟机等检测装置上的器具夹持器通用性较差,不能够很好地适配多种规格器具的夹持。尤其是电子雾化烟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市面上的电子雾化烟规格繁多,不同电子雾化烟的抽吸端可能设计在电子雾化烟烟具的不同位置,现有的传统卷烟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没有器具夹持器,仅依靠烟支夹持器难以支撑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的电子雾化烟烟具,而电子吸烟机的夹持部件只能夹持一种电子雾化烟烟具,通用性差。在应对规格层出不穷的电子雾化烟的测试时,目前往往需要设计使用配合特定规格电子雾化烟具的夹持器,这无形中增加了测试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子雾化产品进行测试时存在的夹持器通用性差及因之造成的测试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夹持器,用于夹持电子雾化器具,包括:托架,用于承载电子雾化器具;夹持机构,设置于托架上,用于夹持固定电子雾化器具;定位机构,与托架连接,用于固定夹持器,定位机构与夹持机构中至少一个能够沿托架的延伸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夹持器的通用性,降低了电子雾化产品的测试成本。
可选地,夹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及定位机构中至少有两个能够相互独立地沿托架的延伸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为挡板机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独立地沿托架的延伸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用于接触电子雾化器具的面为弹性材料。
可选地,挡板机构包括挡板,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托架沿自身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用于与凸台配合,以引导挡板机构在托架上移动。
可选地,托架上设置有固定螺纹通孔,定位机构包括定位螺栓和螺栓固定螺母,定位螺栓用于穿过固定螺纹通孔,并与螺栓固定螺母配合,以连接定位机构和托架。
可选地,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上螺母和定位下螺母,定位上螺母和定位下螺母相配合,用于固定夹持器。
可选地,挡板机构还包括挡板固定螺栓及挡板固定螺母,挡板机构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挡板定位通孔,第一导向槽内设置有沿托架的延伸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方向的导向通孔。
可选地,托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用于容纳挡板固定螺栓的头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吸烟机,包括前述任一的夹持器,电子雾化器具为电子雾化烟烟具,吸烟机还包括:吸烟机主体;支撑架,连接定位机构和吸烟机主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烟机的适配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